健康養身★培養孩子人際互動技巧 「家」是最好的練習地

培養孩子人際互動技巧 「家」是最好的練習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想為孩子從小建立以及培養好的人際互動技巧,這時父母親如何與孩子互動就是關鍵;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臨床心理師楊晞指出,因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社會,因此親子關係也是孩子第一段重要的人際關係,尤其若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更需要父母從中協助,這時就可在家營造情境實際體驗與練習。

讓孩子學會禮貌 可從日常生活互動做起

但要如何與孩子示範或引導正確的人際互動基本能力呢;楊晞心理師表示,首先,家長可將請、謝謝以及對不起等禮貌融入日常生活情境中,像是孩子幫忙拿東西給大人時,大人就能開心表示謝謝,其次,則可將分享、輪流與等待等未來團體生活的適應能力融入情境,像是可運用玩偶,扮演來家裡的玩樂的朋友,讓孩子將玩具點心逐一均分給朋友,這時家長就可在旁適時讚美,達到分享的目的。

透過簡單遊戲 讓孩子脫離自我中心

另外,讓孩子學會輪流,可透過簡單遊戲獲得練習,讓孩子脫離完全自我中心的想法;楊晞心理師表示,第三則是學會同理心,因孩子邁入三歲後會開始發展同理心,若遇上孩子因為玩具壞掉而哭鬧,這時家長應先用語言幫孩子標示出情緒,像是玩具壞掉不能玩了,所以你很傷心,接著再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從過程中讓孩子學會觀察他人情緒,並學會同理他人。

若孩子總一人玩耍 應先觀察再研擬策略

一旦孩子逐漸發展出家庭外的同儕關係,接著也會面臨社交互動問題,但這時若為發展遲緩的孩子,因能力上落後他人,容易面臨人際問題,這時師長就應從旁介入協助;楊晞心理師指出,像若發現孩子不管怎麼玩,總在團體中獨自一人玩耍,此時師長應多觀察,在團體互動中,是哪些原因造成孩子獨自一人,再從中著手研擬介入的策略。

孩子常發生衝突 可請孩子找大人協助

若孩子常常發生爭吵及衝突,且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時,這時可教導孩子,除了透過溝通,也可趕快請大人幫忙;楊晞心理師表示,另外常見的還有取笑或戲弄等被霸凌的行為,這時除了教導孩子用說的告訴對方,你這樣笑我,我不喜歡,若對方仍不停止,可再重申一遍,且離開同學面前,師長也可透過許多繪本,讓孩子面臨霸凌時,有更多正面能量對抗霸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每逢端午連假,家家戶戶聚在一起開心吃粽子應景,還有划龍舟競賽,好不熱鬧!粽子絕對是端午節不容錯過的美食,但也因此民眾很容易忽略粽子美味背後的陷阱。其實粽子的油脂含量多,又缺乏天然纖維,容易導致消化道不適或發生便秘問題。 粽子油脂多高熱量不易消化 奇異果酵素減少身體負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在台灣,頭頸癌名列台灣男性常見癌症第四名,女性為第十名;而有接觸三大危險因子(酒精、檳榔、香菸)的民眾比沒有接觸的人,罹患頭頸癌機率高達300倍。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呼籲,只要遠離這三大危險因子,頭頸癌就不會輕易找上門!菸酒檳榔癮30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現代人注重飲食健康,卻不知吃的食物是否適合自己。根據衛福部調查,近八成民眾雖有健康認知,但實際購買食物時,卻高達七成的民眾從來不注意營養標示成分。有科技公司研發 APP,提供客製化的每日用量提醒及紅綠燈警示,避免吃下不適合的食物,更透過一鍵掃描商品條碼,將繁複食品的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風後因腦部損傷,造成失智、失語症或肢體障礙等,透過針灸治療皆能恢復往日神采!一名年約40歲的男性病患,職業是律師,因為右側出血性腦中風,經手術裝設顱內導管後進行復健,剛開始僅能發聲卻無法說話,伴隨肢體障礙,且無法行走須坐輪椅,透由介紹前往中西醫整合醫師楊龍駿診治,以針灸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