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培養孩子人際互動技巧 「家」是最好的練習地

培養孩子人際互動技巧 「家」是最好的練習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想為孩子從小建立以及培養好的人際互動技巧,這時父母親如何與孩子互動就是關鍵;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臨床心理師楊晞指出,因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社會,因此親子關係也是孩子第一段重要的人際關係,尤其若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更需要父母從中協助,這時就可在家營造情境實際體驗與練習。

讓孩子學會禮貌 可從日常生活互動做起

但要如何與孩子示範或引導正確的人際互動基本能力呢;楊晞心理師表示,首先,家長可將請、謝謝以及對不起等禮貌融入日常生活情境中,像是孩子幫忙拿東西給大人時,大人就能開心表示謝謝,其次,則可將分享、輪流與等待等未來團體生活的適應能力融入情境,像是可運用玩偶,扮演來家裡的玩樂的朋友,讓孩子將玩具點心逐一均分給朋友,這時家長就可在旁適時讚美,達到分享的目的。

透過簡單遊戲 讓孩子脫離自我中心

另外,讓孩子學會輪流,可透過簡單遊戲獲得練習,讓孩子脫離完全自我中心的想法;楊晞心理師表示,第三則是學會同理心,因孩子邁入三歲後會開始發展同理心,若遇上孩子因為玩具壞掉而哭鬧,這時家長應先用語言幫孩子標示出情緒,像是玩具壞掉不能玩了,所以你很傷心,接著再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從過程中讓孩子學會觀察他人情緒,並學會同理他人。

若孩子總一人玩耍 應先觀察再研擬策略

一旦孩子逐漸發展出家庭外的同儕關係,接著也會面臨社交互動問題,但這時若為發展遲緩的孩子,因能力上落後他人,容易面臨人際問題,這時師長就應從旁介入協助;楊晞心理師指出,像若發現孩子不管怎麼玩,總在團體中獨自一人玩耍,此時師長應多觀察,在團體互動中,是哪些原因造成孩子獨自一人,再從中著手研擬介入的策略。

孩子常發生衝突 可請孩子找大人協助

若孩子常常發生爭吵及衝突,且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時,這時可教導孩子,除了透過溝通,也可趕快請大人幫忙;楊晞心理師表示,另外常見的還有取笑或戲弄等被霸凌的行為,這時除了教導孩子用說的告訴對方,你這樣笑我,我不喜歡,若對方仍不停止,可再重申一遍,且離開同學面前,師長也可透過許多繪本,讓孩子面臨霸凌時,有更多正面能量對抗霸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常聽到很多人說飯飽人呆,吃飽飯後很容易昏昏欲睡!不少上班族或許因為午休時間太短、來不及小睡一下,或許為了減肥,乾脆選擇中午不吃了!但是午餐不吃,晚餐又會不小心吃太多、讓脂肪悄悄上身,到底午餐該怎麼吃才能吃得健康又沒負擔呢?營養師建議,外食族中午可選擇輕食,不但有助消化,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寒冷的冬天泡個暖呼呼的溫泉,是再享受不過的事了!不過,冬天泡湯很容易發生突發性心血管疾病;而事故發生時的緊急處理,是防範泡湯潛藏危機最重要的方法。為此,台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首創「安心湯屋」認證,讓來泡湯的旅客都能安心放鬆的享受。台北市北投區素來以溫泉泡湯盛名,為了減少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針對媒體報導化粧品中常添加合法防腐劑MI及MCI,容易刺激皮膚並引起過敏反應,但國內卻沒有制訂標準;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進行安全評估,初步結論認為MI使用限量為0.01%,且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MCI使用限量為0.0015%,使用於沖洗掉產品限量為0.1%。食藥署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曾媽媽是名失智症患者,由女兒獨自在家照顧,但媽媽總是每天反覆發表相同意見,講到她快發瘋了,女兒壓力大到曾想帶著媽媽同歸於盡;一次偶然的機會,女兒帶媽媽來到「瑞智互助家庭」,媽媽雖然還是重複同樣的話,但有別人一同分擔,負擔減輕許多。台灣失智症協會家屬聯誼會副會長張梅君表示,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