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APP一掃無疑! 營養師隨行讓你吃的安心又健康

APP一掃無疑! 營養師隨行讓你吃的安心又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現代人注重飲食健康,卻不知吃的食物是否適合自己。根據衛福部調查,近八成民眾雖有健康認知,但實際購買食物時,卻高達七成的民眾從來不注意營養標示成分。有科技公司研發 APP,提供客製化的每日用量提醒及紅綠燈警示,避免吃下不適合的食物,更透過一鍵掃描商品條碼,將繁複食品的營養標示化為簡單的圖示,飲食更安心。

健康管理APP 幫助三高危險患者選對抗疫食物

首支互動式健康管理APP上市,有別於「被動式的卡路里計算」,首創「互動式」的個別化健康管理,以營養團隊和AI演算法結合,從食品的選購開始把關,依照用戶身體各類數值與國健署建議的身體質量指數等提供專業建議。只要行動裝置一鍵掃描商品條碼,將以紅綠燈圖示方式,快速提醒用戶食物是否適合食用,讓營養標示更清楚易判讀。另外與營養師合作,針對最受關注的食安議題等共同企劃,撰寫文章與影片拍攝,定期為用戶提供保健資訊,為許多需要飲食控制的人,提供營養攝取量、過敏原、食品添加物的等專業建議,以作為食品選購指南的工具。

執行長林宜龍先生表示,作為一位心血管疾病與海鮮過敏者,他深知許多有飲食控制需求的人,面對成串的食品成份或營養標示,需要花些時間判斷攝取量、過敏原或是要避免的食品添加物。因此站在「預防醫學」立場,結合團隊在資訊工程上的專業,讓APP按照衛福部提供國人攝取建議與用戶輸入個人健康資料,成為首個能協助用戶清楚理解營養標示、作為食品選購指南的工具。

APP一鍵釋讀食品成分 全面把關日常飲食健康 

該APP根據民眾提供的身體各類數值資料與狀況,與國健署建議的身體質量指數等指標,只要掃描商品條碼查詢食品所含營養素與成分,就能讓消費者照顧身體健康同時,更快速方便地選購合適的食品。

1.慢性病患者:協助用戶把關並建議對於三高、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患者適當與適量的食品及營養素。

2.食物過敏者:迅速判讀食品所含營養與成分,避免用戶吃進設定的過敏食物。

3.過重肥胖者:不只計算可攝取的熱量,更客製化每日營養素攝取量。

4.注重健康者:依照智慧化管理與建議攝取食物營養與成分,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從根本「食品購買」出發 培養選擇正確的飲食意識

營養師提醒,要對抗疾病,平日的飲食是最大關鍵。衛福部最新數據顯示,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等,仍高居國人死亡的七大主因,代表國人健康並未因良好飲食觀念普及而獲最大改善。深究其因,79%民眾對慢性病與飲食的關係有正確認知,但有高達70%的人購買食品時從不注意營養成分。

該健康管理APP旨在從最根本的「食品購買」開始,透過結合營養師團隊及 AI 演算法,依照用戶提供的身體各類數值指標狀況提供建議,客製化的每日用量提醒及紅綠燈警示,幫助用戶避免吃下不適合、甚至導致過敏的食物,更透過一鍵掃描商品條碼,讓用戶清楚了解營養成分,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飲食原則。

【延伸閱讀】
怕新冠不敢到院回診? 醫師教糖友如何抗疫不「傷心」
「控糖三二一」 糖尿病防疫超前部署,避免感染引發重症風險
新冠肺炎來襲!控糖力=免疫力 少挨針、連續血糖監測更EASY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1名中年男性工程師,近年來不時出現顳顎關節疼痛和頭痛症狀,為此曾至耳鼻喉科就醫檢查,結果耳朵機能正常、也無三叉神經痛問題,直到前往牙科看診檢查,發現是因為左半邊的大臼齒已缺牙2年之久,加上長期慣用右半邊的牙齒咀嚼,導致右半邊的上下咬合受力過重,因而衍生顳顎關節疼痛及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酒矸倘賣嘸~酒矸倘賣嘸~」「酒後不能開車,很重要!」每年「意外」死亡人數超過七千人,約有四萬民眾因外傷而殘疾。2019年衛福部公布十大死因「事故傷害」排名第6位,每年都在榜單內!其中交通事故最大宗,多為騎機車致死案例。特別是春節連假期間,全家結伴出遊,也是交通壅塞巔峰期。...

閱讀詳情 »

吃飯遵守「6:4」黃金比例,才能吃出纖細小蠻腰! 「只吃菜、不吃飯」的飲食習慣,容易吃進過多「脂質」,而變成臃腫大胖子。那麼,想減肥卻老是瘦不下來的原因,都是過度攝取「脂質」嗎?這也不對。不只脂質,「均衡營養的崩盤」才是造成你代謝變差、發胖的原因。 為了能使吃進肚子裡的營養得到均衡,並能夠有效的代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5歲女性病患健康檢查發現左上肺有一顆約2公分大腫瘤、無遠端轉移, 證實為肺腺癌。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後, 發現有縱膈腔淋巴結轉移,同時有特定基因突變(EGFR),轉至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接受標靶治療。2個月後發現患者呼吸急促,檢查後發現有惡性肋膜積水及心包膜積水,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