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基因檢測數據會說話 培養下一代從天賦遺傳見端倪

基因檢測數據會說話 培養下一代從天賦遺傳見端倪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基因定序讓人體密碼逐漸解密,不論是天賦才能或疾病風險,科學家都能進一步推敲。在美國及台灣都頗具盛名的棒球好手王建民,10年前藉由基因檢測,初步了解自己的肌肉爆發力、耐力、受傷風險等資訊,讓他在訓練上更有方向。其實相同檢測方法也能應用在孩子上,看看上天賜予孩子的禮物會出現在什麼地方。

 

王建民提到,10年前接受了基因檢測,最近也讓孩子做了相同檢查。台灣運動醫學會醫師沈靜茹表示,日前台灣媳婦、日籍桌球好手福原愛與老公江宏傑,也替愛女進行基因檢測,發現女兒同時具有父母的運動好基因,可以當作重點培養的依據,充分發揮孩子的天賦。

 

沈靜茹解釋,藉由基因檢測可以初步判定肌肉組織結構、爆發力、肌耐力、恢復力等,也可用於評估高風險動作,避免運動傷害發生,因此運動員能夠藉著基因檢測,評估自己體能的優勢與劣勢,精準擬定訓練計畫,讓優勢不斷加強,劣勢也能提前防禦,讓傷害降到最低。

 

沈靜茹補充,基因檢測當然不僅限運動方面,舉凡過敏風險、營養吸收狀態、各項癌症發生機率及許多個人特質等,都能夠判別。因此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可以憑藉檢查結果,事先做好預防或保護,降低疾病發生率,飲食方面,也能夠針對自己缺乏的營養得到均衡補充,讓身體更能妥善運用。

 

同時,沈靜茹也強調,運動基因檢測目前仍是參考資料,不能因結果不如預期,就放棄了興趣或目標,應該正面思考,如果發現運動弱點,可以作為加強依據避免傷害發生,讓身體可以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有了參考依據才能有較準確規劃運動方式,讓自己或孩子更加健康與容易達成目標。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68歲的K先生,因解尿不順至醫院就診,泌尿科醫師發現,患者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高於正常值近70倍,安排切片檢查後報告顯示為攝護腺癌,隨後經磁振造影後也發現儲精囊、骨盆腔淋巴結及骨頭等都有轉移病灶,診斷為轉移性攝護腺癌。3成第四期轉移型攝護腺癌 需用賀爾蒙治療控制病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母親,11年前發現乳房有異狀,當時因小孩年幼、擔心確定乳癌後治療會影響家庭生活、無法照顧孩子,因此直接拒絕切片診斷。然而,癌細胞在她體內越長越大,直到去年求診時,癌細胞已超過十公分、乳房潰爛破皮,可怕的是,發現肝臟、肺臟、骨頭及心包膜都有轉移的病灶,確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逾60的林先生皮膚狀況一直不好,他始終認為是因過敏體質引起的濕疹,但在皮膚科就診多年也不見起色,令他相當困擾。直到近期女兒在新聞上看到不少知名人士都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查找資料才發現,皮膚炎也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常見症狀之一,趕緊陪同林先生至血液腫瘤科檢查,才就此確診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基兒童醫院和台灣導盲犬協會合作,在兒童感染科醫師的感染監控之下,Arthur(亞瑟)逐步進入兒童醫院工作,並由彰基兒醫協同部長蕭建洲醫師為亞瑟授袍(戴上領巾)正式進入兒童醫院出任務;亞瑟也將啟動牠的神奇療癒力,舒緩病童及照顧家屬的身心靈。醫療輔助犬亞瑟 搖尾巴感謝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