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堅稱「他是情報員監視我」天天辱罵親兒 7旬翁竟因防疫加劇失智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你是情報局派來監視我的!一名78歲張姓老翁,一年前被診斷出輕度失智,自此總認為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兒子有問題,不僅處處提防著親生兒子,還不時辱罵,讓為了照顧老父親而提早退休的張先生身心壓力難以負荷,經醫院協助好不容易父子倆衝突減緩,沒想到因為防疫鮮少外出、加上每日疫情資訊刺激,又讓老父親情緒性反應加劇。

台北慈濟醫院失能服務中心主任李嘉富表示,原來近3個月,為配合防疫,老翁鮮少外出,沒有外界互動,加上每日的疫情資訊刺激,這才加劇情緒性反應及認知功能退化,兒子只得趕忙帶他回診求救。

所幸,張姓老翁經安排重回失智據點參加系列課程活動,幾周後,情緒及狀態逐漸恢復,能與兒子和平相伴。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年最新調查推估,國人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即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老人則每5人即有1名失智患者,且有每5歲,盛行率倍增的趨勢。

李嘉富表示,當大腦進入病變退化,並伴隨性情大變、妄想、幻覺和失去學習簡單事物能力等認知功能問題時,即可能為失智,必須接受持續性協助治療。尤其是在防疫期間,照料者應保有耐心、和顏悅色地教導失智患者勤洗手、戴口罩和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等必要的防疫措施,疫情趨緩之際,則應盡速回歸原有溫暖互動的生活與治療模式。

以老翁為例,除了既定的藥物治療外,李嘉富強調,更得搭配「運動」、「動腦」及「良好的人際互動」3種活動輔佐治療。只要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而且運動時保持放鬆快樂的心情,不論是哪一種運動,對於失智患者海馬迴細胞皆有所改善,同時可依病程階段與體能,尋求住家附近的社區照顧資源,前往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瑞齡學堂與瑞智學堂等,由專業人員及治療師安排課程。

李嘉富說,想要延緩失智,「運動」、「動腦」以及「良好的人際互動」缺一不可,更要提醒病患家屬,疫情多變,做好防疫工作之餘,千萬不可因過度憂慮,使失智患者面臨寂寞、被忽略或缺乏照料的情境中,應時刻傾聽,反覆溝通。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今年夏天游泳全面「實名制」! 北市抽驗8業者水質不合格

小寶寶老歪著頭「往左看」? 新手爸媽得當心先天性斜頸找上門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抖到連打電話求救都無法!70多歲的陳先生,半年前就有這樣恐怖的經驗,原來心功能不佳的他,當時出現嚴重急喘,手部還大幅度抖動,就醫檢查發現是嚴重二尖瓣膜逆流,如果延誤治療,最嚴重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 收治病人的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鄭伊佐表示,正常人的心臟收縮在60...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園傳出有女學生打完BNT疫苗之後,不但病危裝葉克膜,並傳出可能面臨截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9)日對此事低調,僅強調家屬不願對外多談,所以指揮中心也不方便說什麼。不過,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通報有15例接種BNT後發生心肌炎的青少年個案,年齡介於1...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永康奇美醫院、佳里奇美醫院昨日陸續開放預約掛號BNT疫苗第一劑,包含原有的成大醫院、柳營奇美醫院,計有4家醫院提供服務。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中西區中山國中中山館接種站10月31日尚有第一劑BNT疫苗接種名額,若市民未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完成預約,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死亡個案持續+0,不過境外移入個案則不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境外移入個案中年齡最小僅10多歲。 陳宗彥表示,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