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填充娃娃、枕頭、棉被都不行! 小心「嬰兒床」瞬變死亡陷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迎接新生兒,不少新手爸媽總是拚了命的採買及準備,尤其樂於打造一個舒適的嬰兒房,但小心錯誤觀念可能讓嬰兒床瞬間變成死亡陷阱!國健署點名,如果為了方便照顧而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於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甚至以填充娃娃、玩具等布置嬰兒床,都會提高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近6年(2014年到2019年)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高居嬰兒前十大死因。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近年來嬰幼兒睡眠期間猝死的新聞時有所聞,去年就有一名媽媽讓3個月大男嬰趴睡在床上,之後離開去煮飯,30到40分鐘後返回才發現男嬰嘴唇和臉發紫、已無呼吸心跳;還有另一名4個月大女嬰餵奶之後,與媽媽同一張床睡覺,結果媽媽起床發現女兒臉部朝下被棉被覆蓋,失去生命跡象。

類似不幸事件,其實都可以避免。吳昭軍強調,家長一定要遵守「5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才能提供寶寶安全的睡眠環境,避免一時的疏忽造成一生的遺憾。

所謂「5招安心睡」即為:

第一招「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第二招「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第三招「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張床。

第四招「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第五招「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本土連7天破百快升級了? 陳時中「目前絕對沒有要到四級」

【有影】下周疫情翻轉關鍵期!要大家做好份內事 陳時中怒點「兩種人」最可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26歲的志偉(化名)是1名上班族,為存下人生第1桶金,平日省吃儉用且滴酒不沾,甚至會為了省交通費走路上班。最近家人發現他容易情緒亢奮,常熬夜上網到清晨,沒睡覺就去上班;上個月開始夜夜飲酒,甚至超額貸款買下了1部百萬名車,還半夜外出飆車自撞電線桿,不但人受了傷,車子也報銷。事隔不到1周,又買了1部進...

閱讀詳情 »

子宮頸癌占台灣女性癌症發生及死亡率第7位,絕大部分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研究指出,在150多種HPV病毒當中,近8成有症狀的菜花是遭到HPV病毒6及1型所感染。因此,罹患菜花的女性可能比一般人有更高的罹癌風險。 中醫師黃慶雲指出,菜花通常長在生殖器或肛門附近,男性較容易發現,女性則...

閱讀詳情 »

國外1項研究發現,如果老年人多多參與社交活動,例如走出戶外、走路、聊天、購物,就能維持認知能力,情緒也較為正面,專家建議整天宅在家裡、久坐不起的爺爺奶奶,應該多至外面走走,到社區公園與人聊天,或是至市場買菜。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許多研究證實「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如有持續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