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境外移入茲卡病毒 台北市出現今年首例!

境外移入茲卡病毒 台北市出現今年首例!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月26日接獲疑似茲卡病毒感染症通報,第一時間立即疫情調查掌握個案行蹤,該名個案雖已於確診日離境,但針對個案居住地及病毒血症期期間,曾停留大於2小時的活動地仍須完成相關防疫措施,包括中山區中央里、江山里及松山區中華里等周邊加強病媒蚊密度調查、接觸者健康監測追蹤、化學消毒防治,區公所亦啟動社區清潔日,號召社區民眾共同清除孳生源。

茲卡病毒症狀與登革熱相似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茲卡病毒(Zika virus)與登革熱症狀相似,但較輕微,其典型的症狀是發燒、紅疹、關節痛、關節炎、非化膿性或充血性結膜炎等,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後眼窩痛、厭食、腹痛及噁心等。而茲卡病毒感染途徑除藉由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叮咬傳播病毒外,男性亦可透過性行為把病毒傳給其性伴侶,一旦懷孕的婦女遭到茲卡病毒感染,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強調,若要前往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除應做好防蚊措施,離開流行地區後,也應落實「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採取安全性行為及延後懷孕至少6個月,並落實自主防蚊措施至少三週。

防治茲卡病毒感染症 從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開始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澈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是防治茲卡病毒感染症的不二法門!民眾也應正確執行「巡、倒、清、刷」4步驟,以防止病媒蚊孳生;而若為懷孕或計劃懷孕婦女暫緩前往流行地區,如必要前往,可先告知醫師並於當地做好防護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等;若有防疫相關問題,也可撥打臺北市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7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各級學校都放暑假了,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期間,家長都為學童們安排了什麼活動?眼科醫師提醒,學生放暑假,最好是多從事戶外活動,不要讓眼睛長時間緊盯螢幕,否則過了一個暑假,近視度數也跟著飆升。 暑假期間 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眼科主治醫師蔡景耀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捐血了嗎?據統計,國內17到20歲的年輕人捐血意願低落,10年間幾乎少掉一大半,因此常常鬧血荒。專家強調,捐血救人利已,可降低罹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建議年滿17歲就可以開始挽袖捐血。 去年僅18萬年輕人捐血 台北捐血中心企劃課課長陳絜先指出,國內每年有70萬人次,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名才出生一個多月的新生兒,身上出現痱子、濕疹等症狀,讓新生兒搔癢難耐,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爸媽擔心孩子著涼,常常讓孩子穿很多衣服,導致太過悶熱長出濕疹等症狀,經由改善平時孩子穿著且治療後,這名新生兒症狀已逐漸舒緩,讓爸媽也放下心中一塊石頭。 濕疹嚴重 恐影響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因為身體內甲狀腺素增加,造成的一種臨床症候群,發生原因可能是腦下垂體失調、遺傳、壓力、碘攝食量過高…等,症狀方面,林兆啟醫師表示,常見有心悸、手抖、體重下降、緊張、失眠、怕熱、容易流汗、脖子變粗、凸眼、掉髮…等。 一名女性上班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