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壓力大是胃病真兇? 醫生傳授一招逆轉胃食道逆流

壓力大是胃病真兇? 醫生傳授一招逆轉胃食道逆流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飯只扒了兩口,又回去工作」,走跳拚搏在現實社會,讓家人生活更好,是每個人的夢想,但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錢政弘醫師就指出,台灣國人普遍有腸胃不適等問題,原兇就是「壓力」。醫師提到,心神專注會使交感神經相當緊繃,因此腸胃無法放鬆,導致腸胃不適、打嗝及胃食道逆流等症,並呼籲大家練習『橫膈膜呼吸操』,逆轉腸胃崩壞。

壓力大是胃病兇手?

醫師表示,腸胃道都是受到「自律神經」所調控,無論考試,或是工作繁忙之時,會使人專注,導致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錢政弘說,「有如老虎跑過來,緊張的你不可能會覺得肚子很餓,根本不會想要吃東西」,此時心跳增加、呼吸很快,血液都跑到腦部了。若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恐使腸胃無法放鬆,接踵而來的是腸胃道的種種問題。

也就是說,大家在專心某件事時,進食慾望降低,腸胃蠕動也陷入停擺;若又邊工作邊進食,腸胃肯定不好。

沒專心咀嚼,腸胃肯定不好?

人很難一心多用,忙於工作時,吃飯的效率大大降低,若又邊工作邊進食,咀嚼缺乏專心,將大傷腸胃健康。錢政弘提及,「常有門診病人說肚子很脹,悶悶的沒有消化,常伴隨打嗝、排便不完全等症,這都是進食過快、吃飯不專心造成。」

吃飯若不專注,肚子不適可說是必然的,因此醫師建議咀嚼最好維持在20下左右,尤其肉類請多咬幾下,讓唾液中的『澱粉酶』與『食物』完全拌在一塊,腸胃才吸收得當。因此,『腸胃健康』取決於進食速度是否正常、專注及咀嚼次數足夠。 

若已有胃食道逆流、打嗝問題怎麼辦?

忙碌總是日以繼夜,「胃酸逆流」成了現今世代的文明病,而胃酸逆流症狀多數是『橫膈膜』、『賁門』鬆弛,讓胃酸、食物及空氣等跑到食道或是口中,然而多數患者在減重、飲食習慣改變及配合藥物治療後,皆得到明顯改善,但有部分嚴重患者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醫師建議可練習『橫膈膜呼吸操』,醫學名為橫膈膜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提升賁門肌肉強度,減少胃酸逆流,打嗝厲害也可做。

橫膈膜呼吸操這樣做:

 

壓力大是胃病真兇? 醫生傳授一招逆轉胃食道逆流

 

1.先釐清概念,用肚子呼吸而非胸部。 

2. 身體平躺,吸氣時感覺肚子鼓起來,有如一顆顆氣球,此時肩膀跟胸保持全部放鬆,不要有起伏。

3. 過程中,吸氣時吸滿,肚子保持氣球狀維持4秒。吐氣4~8秒,肚子呈凹陷。(吸氣用鼻子,吐氣則是嘴巴)

錢政弘說,練習『橫膈膜呼吸操』一天建議30次,自由分配時間,可分早中晚各五分鐘練習,平常不論坐著或站著都能夠運作來增強肌肉,讓賁門伸縮強度強化。 

 

《延伸閱讀》

塵蟎還會造成腸胃道腸漏、全身發炎!名醫師授簡易3妙招殺光它們

經常打嗝、脹氣、放臭屁?謹記「4吃4不吃」健固脾胃,排空一肚子氣

 

參考資料:

《每日健康》《錢政弘 肝膽胃腸科醫師》

封面圖片來自:

每日健康

 

【本篇文章由《每日健康》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嗜吃檳榔、菸酒,49歲的呂先生,多年前被確診出罹患唇癌,他卻礙於經濟,沒有穩定就醫,最後腫瘤越長越大,不但整張臉被一顆不規則形狀的大腫瘤吃去近4分之1,嘴唇更是被侵犯到幾乎看不見,惡化到再就醫時已經是口腔癌第四期患者,靠著醫師巧手才能切除腫瘤又保留正常功能。 台北慈濟...

閱讀詳情 »

隨著這兩年疫情的發生,民眾早已習慣出門就隨身配戴口罩,除了新冠肺炎以外也間接降低許多疾病的發生,不過大家在勤於體外的保護時,不少人卻忽略了體內免疫力的重要性,可以說從體外到體內重重的防護上,免疫力是身體對預防疾病的最後一到防線,大樹藥局高政緯藥師表示,體外防護固重要,但若體內免疫力沒有良好的維持或提...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5歲的羅小弟弟被父親帶來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泌尿科診間,羅爸爸對醫生說:「我家小孩打出生開始包皮就推不開,最近發現他小便時,小鳥前面腫一包,這樣是不是需要開刀啊?」新竹臺大分院泌尿部鄭功祥醫師提醒,小男生大部分都有包皮過長的現象,治療包皮過長不一定需要手術,該不該割包皮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