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唇癌沒治療竟吃去他4分之1張臉! 醫花12小時「刻」回嘴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嗜吃檳榔、菸酒,49歲的呂先生,多年前被確診出罹患唇癌,他卻礙於經濟,沒有穩定就醫,最後腫瘤越長越大,不但整張臉被一顆不規則形狀的大腫瘤吃去近4分之1,嘴唇更是被侵犯到幾乎看不見,惡化到再就醫時已經是口腔癌第四期患者,靠著醫師巧手才能切除腫瘤又保留正常功能。

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魏林瑰表示,呂先生被轉介到院時,狀況已經十分惡化,為了讓呂先生在切除腫瘤後仍能保有顏面功能及嘴唇的外觀,出動耳鼻喉科與整形外科團隊合作,在腫瘤切除手術時保留顏面神經,再施行兩個困難度極高的「顯微游離皮瓣移植」手術,經過一年的復健,呂先生已能進食、說話,且持續進步中。

唇癌是發生在上下嘴唇的惡性腫瘤,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但嘴唇是維持嘴巴形狀最重要的部分,若是罹患惡性腫瘤恐會嚴重影響顏面外觀和生活品質,術後重建格外的重要。

魏林瑰指出,癌症的切除範圍要預留安全距離,大於目視可見的腫瘤,以確保癌細胞清除乾淨,減低復發率;以呂先生為例,腫瘤擴及顏面、嘴唇及口腔內側,不但切除後會留下極大缺口,若用一般補皮肉的方式重建,也會影響未來功能。

嘴唇之所以能做各種不同動作,魏林瑰說,是因為周圍的口輪匝肌,而腫瘤切除後,就算在臉上縫上一塊肉,病人也無法透過神經、肌肉自由活動、進食、說話,終其一生,臉部都會像面具一樣,沒有表情。

魏林瑰表示,為了克服這層障礙,醫療團隊決定先在耳鼻喉科醫師切除腫瘤時保留顏面神經,再由整形外科接手「顯微游離皮瓣移植」,即是用自身的皮肉移植,將一塊皮肉刻下來放到另一個地方,在顯微鏡下將肌肉、血管、神經縫補好,讓血能夠流動的技術。

魏林瑰指出,團隊利用擴筋膜張肌皮瓣與大腿前外側皮瓣,先將擴筋膜張肌的一塊皮肉鋪到臉上,皮膚朝內,再將之拆成三、四條細細的肌肉束,縫成一圈口輪匝肌,最後,將其中一個肌肉束的頭縫到顴骨上,把擴筋膜張肌的神經與被保留的顏面神經銜接在一起,讓顏面肌肉得以收縮,內側皮瓣移植完畢後,再將大腿前外側皮瓣鋪在缺損處外側,費時費工地刻出嘴唇形狀,前後超過12小時才成功。

魏林瑰說,手術為呂先生的嘴唇保留了肌肉與神經,必須透過咬東西、講話等不間斷的復健才能越來越靈活、控制自如。但他強調,並非所有唇部的惡性腫瘤都要接受此類高難度重建手術,畢竟病灶越早切除越能享有好的預後,提醒民眾切勿諱疾忌醫,身體若有不適,要儘早就醫配合治療。

唇癌沒治療竟吃去他4分之1張臉! 醫花12小時「刻」回嘴唇

▲呂先生的惡性腫瘤擴及顏面及嘴唇(上);醫師藉由「顯微游離皮瓣移植」成功重建。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月底還有莫德納來 買BNT這回「中國因素」不卡了?陳時中這樣說

記者會遭三連問「扭扭捏捏」 陳時中受不了!喊叫周玉蔻自己來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我會有奶嗎? 了解原理‧不怕產後沒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青年診所小兒科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楊靖瑩 妝髮‧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了解大自然為母體安排的泌乳機制,可以讓媽咪對哺乳比較有信心,不再因為不了解而在哺乳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焦慮與擔憂。   乳房變大即有...

閱讀詳情 »

產後腹痛的原因和處理 文/宋依玲 採訪諮詢/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孫序東  媽媽經歷了懷胎十月的辛苦,接下來卻還得面臨子宮收縮排惡露的疼痛,不免讓媽媽身心快崩潰!究竟產後腹痛是如何引起?又該怎麼緩解? 媽媽生產完才如釋重負沒多久,麻藥退了後,就漸漸感到腹部一陣陣疼痛襲來,有時像宮縮...

閱讀詳情 »

許多夫妻為了求得一子,用盡各種方法,卻遲遲無法懷孕,看著親戚朋友們喜訊連連,心裡總不斷著急,為何一直無法懷孕呢?其實女性的卵巢就像是蘊含珍貴資源的礦產,隨著經年累月不斷地開採,資源總有竭盡之時。保握黃金生育期,並在卵子品質及庫存量良好時,進行生育規劃,有助於大幅增加懷孕率。  卵子在女性出生的當下,...

閱讀詳情 »

淋巴癌的發生原因尚未明確,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指出,研究發現,基因遺傳、自體免疫功能不全、細菌或病毒感染,以及長期暴露在化學物質之下,甚至代謝症候群患者等都容易誘發淋巴癌,建議民眾若身體出現異狀,應及早就診,以查明病因。  1. 性別:在台灣,淋巴癌患者以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為多(而罹患何杰金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