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壯年男消化不良就醫驚罹大腸癌 醫籲定期檢查救命

壯年男消化不良就醫驚罹大腸癌 醫籲定期檢查救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8歲賴姓男子生活作息正常,不抽菸也不喝酒,但數月前下腹部出現悶悶不舒服的情況,原本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消化不良,沒想到最近突然解血便,驚覺不對勁趕緊就醫,檢查後竟確診是大腸癌第四期合併多處轉移,所幸經手術切除腫瘤後,目前正接受化學藥物治療,病情穩定控制中。

大腸癌年輕化 有症狀務必盡早篩檢

大腸癌已續14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之首,據統計顯示,大腸癌雖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但國內患者有逐漸年輕化趨勢,本身門診就出現不少30~40多歲患者,其中不更乏平時飲食及作息都十分自律的患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腸癌根據腫瘤長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大腸癌及直腸癌等,其表現症狀大不同,而早期大腸癌經過手術治療,治療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然而大腸癌初期沒有症狀,一旦察覺異常求診,往往已經進入中晚期階段,甚至出現遠處轉移的情形,凸顯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

糞便潛血檢查 及早揪出罹癌可能

林敬淳也提醒,大腸癌腫瘤或是瘜肉,有機會受因糞便摩擦而流血,因此可透過檢查,揪出肉眼看不見的血液;目前國健署便補助50~57歲民眾,每兩年可做一次糞便潛血免費檢查,一旦檢查結果出現陽性,可進一步再透過大腸內視鏡檢查,確認是否罹癌。

排便、飲食不正常 遠離大腸瘜肉威脅

他建議民眾本身若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或者排便、飲食習慣不正常等情形,可以透過癌症篩檢或大腸內視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瘜肉,若早期發現並進行處理,可降低七到九成以上轉化成大腸癌的機率,平時則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多攝取蔬菜水果類,幫助身體排便順暢,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延伸閱讀】

30歲正籌備婚事驚罹腸癌 三次復發轉移尪從不悔婚

大腸癌術後靠中醫調理 扶正祛邪生活品質大躍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5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食安話題持續發燒,知名火鍋業者使用高湯塊提味,更讓民眾對食品安全無法心安!學會如何用新鮮食材烹煮,並使用無油、低鹽料理,便成為大家關心的課題。為此,台北慈濟醫院心臟科與台灣素食營養學會將於3月22日合辦「103年清心活力飲食工作坊」活動,教大家如何吃得健康又安心。 當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日前有媒體報導,某科技大學副教授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只要簽署「器官捐贈」等三份同意書,每份就可以加10分,如果不簽就得繳交500字不同意的理由,引發輿論嘩然。而後續話題延燒,有部分新聞提到「器捐同意書一旦簽署下去,就有法律效力,死亡時醫院可以直接摘除器官而不需經由家人同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一名長期受過敏性鼻炎困擾的十歲男童,最近經常咳嗽,因而導致晚上睡不好;經由就醫診治,發現該名男童已出現輕微氣喘及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醒,國人氣喘與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逐年增高,除了原有環境因素外,氣候變遷與霾害也是可能原因!收治這名男童的臺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愛美的女性,喜歡配戴隱形眼鏡解決近視的問題,常在舒適度或配戴時間擇一而煩惱;醫師表示,目前市面的拋棄式隱形眼鏡多為水膠、矽水膠材質,各有其優缺點,而超水膠鏡片的透氧量介於兩者間,卻具有高含水量,適合使用日拋的族群。拋棄式隱形眼鏡分為日拋、雙周拋、月拋,甚至季拋等,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