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壯男突下肢無力、失禁,竟是這個毛病惹的禍...

壯男突下肢無力 失禁,竟是這個毛病惹的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45歲的陳姓男子,近2年來出現漸進式雙下肢感覺麻痺,走路開始不穩,最近兩周更出現雙腳無力、大小便功能不佳、只能坐輪椅的情形,因平時還需照顧中風的父親,讓他感到困擾而就醫。經檢查確診是後縱韌帶骨化,脊髓壓迫所導致。

40~60男性最常發生

收治個案的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金若屏醫師指出,患者到院時檢測下肢肌力只剩下3分(正常人應是5分),進行X光與核磁共振檢查,確診後縱韌帶骨化,因此進行頸椎後位椎板切除減壓手術及鈦金屬釘內固定手術,從頸後將壓迫脊髓神經的骨化椎板移除,打入6支鈦釘固定頸椎,手術順利復原良好,術後下肢即有明顯感覺功能改善,住院一周返家休養,目前已可行走。

金若屏醫師指出,脊柱是由一節一節的脊椎連結而成,脊椎與脊椎之間有椎間盤及關節相互連接,為增加脊柱的穩定性,脊柱椎體前後各有一條很長的韌帶,將每節脊椎加強固定,這兩條韌帶稱為前縱韌帶及後縱韌帶。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是是頸椎的後縱韌帶發生骨化,從而壓迫脊髓和神經根,造成肢體感覺和運動障礙,骨化出現的原因仍不明,大多可能與先天基因有關,常在40~60歲左右發病,並以亞洲男性居多。

病因不明 易因外傷而發病

金若屏醫師表示,因為後縱韌帶在椎體後側,所以需先切除椎體才能到達後縱韌帶進而切除骨化部份。因為此患者頸椎壓迫的節段過長,因此採用頸椎後位椎板切除減壓手術,並需特別考量脊椎術後之穩定性。

金若屏醫師呼籲,雖然目前後縱韌帶骨化症的成因不明,大多數患者發病時無明顯誘因,病程緩慢,但近1/5的患者會因外傷、行走時跌倒,或乘車時頭頸突然後仰等而突然發病,並可能讓原有症狀加劇甚至造成四肢癱瘓、大小便失禁。若民眾感覺頸部疼痛或不適,且伴隨出現四肢感覺、運動功能不適或障礙時,就應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利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個季節都有屬於它的養生之道,而春天在中醫上屬木主肝,也就是說,萬物猶如木一樣開始生氣蓬勃,相應人體五臟的肝氣也開始旺盛,所以,如何因應季節不同而作適當的養生保健,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春天睡眠 應以晚睡早起為原則 新營醫院何裕鈞中醫師表示,在飲食方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手腳發麻可別掉以輕心,以為年紀大都會這樣,當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還記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阿嬤被孫女騎腳踏車壓過也不知道痛」、「都火災了阿伯因為腳麻而走不了」,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 斗六成大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陳沛吟醫師表示,超過一半的糖尿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最新失智症流行病學及失智症照護研究推估,偏鄉地區的失智症盛行率約14%,是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等都會區的2倍以上,而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失智症人口更高於全平均,且又加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使得全縣僅有1.5%的失智長輩得到照護。  因...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生有些幽幽小徑、風雨顛簸之路,不免須靠一個人獨自走過,例如,日夜苦讀須一人碎步緩走,易感寂寞;亦或,戀愛時一個人獨享他人歡心與愛,失戀時,也必定一人嚐淚。不過,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寂寞恐怕會影響健康,甚至有早死的風險,也因此,若在一人的路上,務必抬頭見見藍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