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夏天吃冰淇淋、冰啤酒好消暑? 中醫師告訴你得注意的事

▲炎炎夏日,不少人愛吃冰消暑,可得小心有反效果。(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愛吃冰消暑,但常常越吃越燥熱,這是怎麼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說,吃冰只會讓身體更燥熱,像冰淇淋由牛奶、奶油、糖等原料製成,含有不少脂肪,偏偏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是消化時會造成體溫上升的物質,因此吃冰降溫作用只是暫時的,無法真正讓身體散熱。

尤其,很少人吃冰只有吃清冰,大部分都會加上滿滿的糖漿、煉乳、水果等,甚至來個聖代冰品大餐,中醫認為,這時除了冰的寒性以外,旁邊的佐料與水果含豐富的糖分,甘食厚味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聚濕成痰,晚上吃更容易導致熱量的堆積,形成容易肥胖的痰濕體質。

周宗翰說,痰濕是指體內的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或外界水濕侵襲入體,在體內異常積聚、停留的狀態。臨床還有不少罹患子宮肌瘤的女性,常疑惑吃冰會不會養大肌瘤?夏天到底能不能吃冰?他也強調,針對這類患者其實大熱天吃冰還是可以的,但量不要太多,其次是時間點要對,盡可能在中午11點至16點的時候吃。

夏天冰啤酒也是不少人的首選,一口氣喝下去清涼暢快,但周宗翰強調,啤酒會利尿,喝得越多反而身體越脫水,還會刺激血管擴張進而使皮膚變高溫,這也是為什麼喝完酒會感覺變熱、臉部脹紅。

周宗翰說,夏天有子宮肌瘤的患者不適合大量吃冰或是豪飲冰啤酒,盛暑與午後雷陣雨,人體水分的調節與代謝在這時最容易出狀況,出現疲倦乏力、食慾不振、大便溏稀、無精打采的情形,甚至會造成水分滯留,形成水腫,因此夏天重在清熱去濕、養護脾腎,可以紅豆、綠豆、黑豆及烏梅、適量冰糖,水煮濾汁直接當飲料服用。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湖北「封城」超過2個月,當地今(24)日宣布明起恢復對外交通,武漢市4月8日「解封」,滯留湖北的國人可望自行搭機返台,檢疫該怎麼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如果解封了,跟其他一般地方都一樣,當然待遇也跟其他地方都一樣...

閱讀詳情 »

▲(照/台北醫學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癌症篩檢又有新發展!台北醫學大學今(24)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其主導的跨國研究團隊利用AI人工智慧,只要透過一般健檢的抽血數據,就可發現未來可能罹患淋巴癌、血癌等惡性血液腫瘤的風險高低,該項技術並已經在韓國首爾Konkuk大學附設醫學...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科技大廠助陣,台灣健保資料庫將「加速」!健保署長李伯璋今(24)日與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廣達電腦將捐贈健保署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系統,加速整個健保資料庫的AI應用發展,下一步預計鎖定癌症等國人頭號威脅,...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台灣疫情雖尚在掌握之中,確診病例仍是逐日增加。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國人除了應注意個人衛生、出入人多之處宜加戴口罩外,更呼籲癮君子們應及早戒菸,以免增加自己的染病風險!  吸菸對健康的危害眾多,廣泛來說全身各器官無一倖免,其中又以呼吸系統首當其衝。菸品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以及多種刺激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