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夏季群蚊亂舞 醫院「中藥防蚊包」配方曝光驅蚊兼提升免疫力

▲夏日防蚊大作戰,可使用天然中藥驅蚊包。(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夏季群「蚊」亂舞,全台各地零星有登革熱、日本腦炎的病例傳出,不想蚊子叮一口,傳染病跟著上身,自製中藥防蚊包或許是個簡單的好方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黃品臻就提供做法,只要使用艾葉、丁香、石菖蒲、白芷、薄荷及藿香等芳香類藥材,香氣約可維持1個月。

黃品臻表示,防蚊包中藥材揮發油自然散發的氣味是蚊蟲不喜歡的味道,所以有驅蚊的功效;且藥材所含的精油,亦能刺激鼻腔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還可提升人體免疫力。

除此之外,中藥氣味的散發,能在空氣中形成一高濃度的小環境,進而達到隔離、抑菌的效果,黃品臻提醒,如果將中藥材打碎、研成粉末,效果更佳。

防蚊包除了驅蚊的作用之外,其實依不同組成配方,還有醒脾溫胃、抗菌、開竅寧神等不同效用。例如:中藥材丁香可醒脾溫胃,胃口不好者,聞聞香包能刺激食欲;金銀花、白芷,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置於環境中可預防病原入侵;石菖蒲、薄荷,具開竅寧神、清利頭目作用,有助醒神益智。

黃品臻說,一般的防蚊包香氣約可維持1個月,當防蚊包味道不明顯時就要汰換,或可再製成草本防蚊液,即將防蚊包浸泡於75%酒精與水1:1溶液中,密封並置於陰涼處浸泡3日,取出防蚊包後,即可用來噴灑於衣物或皮膚上,不過,防蚊液雖為天然本草配方,敏感性肌膚或幼童在使用上仍需注意。

要注意的是!中藥防蚊包內的辛香類藥材較多,黃品臻強調,嬰幼兒和孕婦,尤其是懷孕前3個月,不宜長時間隨身佩戴,且驅蚊類中藥大多含有芳香物質和揮發油,可能刺激皮膚和黏膜,過敏體質、皮膚有傷口者應慎用,特別是不要貼身佩戴,將防蚊包置於通風處即可。

照片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儘管本土疫情看似趨緩,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宣布10日以後不降級,...

閱讀詳情 »

▲長庚醫院肝臟外科教授李威震(左)、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教授林錫銘(右)提醒肝癌患者積極治療才有生機。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B肝、C肝等慢性肝炎或長期酗酒、有脂肪肝,這些都是晚期肝癌的高危險群,醫師更警告,一旦罹患肝癌,除了肝臟腫瘤外,也可能合併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因此治療的同時也需要顧及肝...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支持國產疫苗的「愛國手臂」們準備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正式宣布,指揮中心目前規畫,待現在進行中的第五輪打完莫德納疫苗之後,第六輪就會開打高端疫苗,陳時中說「次序是這樣沒有錯啦」、「8月下旬就可以打得到」,但他也坦言,在第五輪接第六輪之間,為了精...

閱讀詳情 »

泰國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單日確診數天天創新高,今日一口氣新增2萬1379人確診,另新增191人死亡,雙雙創下疫情以來新高。泰國疫情自4月以來越趨嚴峻,綜合外媒報導,泰國當局通報新增2萬1379人確診COVID-19,創下疫情以來新高,其中有484例是屬於監獄/看守所確診;另外,有191人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