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日防蚊4錦囊!自製環保酵素對抗小黑蚊

炙熱夏季是蚊蟲肆虐的高峰期,該如何擅用防蚊利器,安全、有效防蚊而不傷害健康?醫師特別提供聰明防蚊4錦囊,呼籲民眾先從居家做起,除了清潔環境,降低蚊蟲孳生,室內也可利用驅蚊植物或是環保酵素,加強防堵蚊蟲侵害。

夏日防蚊4錦囊!自製環保酵素對抗小黑蚊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指出,台灣夏季高溫潮濕,是許多蚊蟲活動高峰期,也是皮膚疾病好發期;特別是蚊蟲叮咬後,常因為奇癢而會不停搔抓皮膚,不僅常因此抓皮破,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讓病灶擴大。

夏日蚊蟲 小黑蚊最嗜血

其中,讓人「蚊」之色變的登革熱,傳染媒介以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為主,典型症狀以發燒、身體痠痛為主,還包括:頭痛、後眼窩疼痛;雖然有人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患者多是以冒紅疹、皮膚發癢為臨床表現,一旦輕忽將增加死亡風險。

另外,臺灣本土特有種的吸血性昆蟲「小黑蚊」,雖然不是蚊子,不會攜帶傳染病,但與蚊子都是雙翅目的遠房親戚,兩者最大差異,是蚊子飛行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響,但小黑蚊幾乎是完全安靜無聲,比起一般蚊子,小黑蚊更加吸血於無形。

夏日防蚊4錦囊!自製環保酵素對抗小黑蚊

醫師提醒,若不想被蚊蟲盯上,就要用對防蚊用品。

防登革熱 居家4個小錦囊

面對夏日蚊蟲來勢洶洶,黃毓惠醫師提醒,首先應從生活環境改善做起,提高警覺並掌握4個小錦囊,不僅可防小黑蚊叮咬,還能預防登革熱。

1.清掃環境:要留意室外是否有積水容器,保持環境的整潔與乾燥,並定期刷洗易積水的容器、避免蟲卵沾附,就能減少蚊蟲孳生。

2.環境用藥:可在屋外四周、紗窗、紗門等處噴灑環保署核可的「環境用藥」,減少蚊蟲飛入家中的機會。

3.防蚊工具:若欲使用傳統蚊香,需置放於空氣流通處為佳;室內可使用捕蚊燈,寢室亦可加裝蚊帳防止蚊蟲叮咬。

4.降低濕度:蚊子喜歡陰暗潮濕之處,因此,家中可利用除濕機或空調降低濕度,也有助減少蚊蟲。

防蚊用品 選擇經衛福部核准

除此之外,也提醒民眾,若不想被蚊蟲盯上,就要用對防蚊用品。市面上防蚊產品眾多,有防蚊液、防蚊精油、防蚊貼片、防蚊手環等,其中以防蚊液為最常使用的驅蚊用品。而DEET是目前經實驗證明有效的驅蟲成分。

民眾只要慎選由衛福部核准的藥品,包裝上有「衛部(署)藥字」或「衛部(署)藥輸」、「衛部成製」,即可安心使用於人體。但要注意「含DEET的濃度」,只要在濃度允許和正確使用下,DEET是相當有效且安全的防蚊液產品。

夏日防蚊4錦囊!自製環保酵素對抗小黑蚊

小黑蚊通常比較喜歡叮咬女生,因為牠們對於人的體溫特別敏感。

另外,防蚊專家也建議,夏日蚊蟲多,家中庭院可栽種防蚊樹、香冠柏,香茅檸檬等植物防蚊,這些植物會散發蚊蟲討厭的香味,或在擦地板時,加入少許樟腦油,讓室內充滿淡淡的樟腦味,因蚊子害怕樟腦味,不僅可輔助驅蚊,又可綠化環境,一舉兩得。

利用小花蔓澤蘭 自製環保酵素

其次,有研究發現,國內常見的外來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在開花前,製成酵素可防小黑蚊,效果比DEET還好。根據「環境資訊中心(TEIA)」指出,只要將黑糖、切碎的小花蔓澤蘭以及水,依1:3:10的重量比混和放入桶中即可。

大約放置3個月,就可以做出自製酵素,一般家戶都能輕鬆製作。據了解,自製的小花蔓澤蘭環保酵素,可以使用於居家清潔如洗碗、沐浴、去污、除臭及施肥等多重效用,不僅效果良好,更可減少化學清潔劑的使用。

【防小黑蚊小叮嚀】:

小黑蚊對於人的體溫特別敏感,女生一個月至少會有一次排卵,排卵時體溫就會升高,也成為被叮咬的對象。另外,小黑蚊通常出沒於郊外,由於幼蟲喜歡吃藍綠藻,因此到戶外泡湯或去郊外踏青時,盡量不要接近有青苔的地方,就能防止來自小黑蚊的攻擊。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7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每當秋冬來臨,低溫加上冷風,家有氣喘兒的父母最怕孩子發作。醫師指出,其實孩子有沒有氣喘,在嬰幼兒時期就有跡可循,例如四肢屈側部位常起紅疹、搔癢等過敏現象,就要高度懷疑是氣喘;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夠大幅降低日後發作的機率。家長該如何觀察孩子是否有過敏呢?台北慈濟醫院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根據統計,先天性白內障多是家族遺傳因素,但是您知道環境也是引起先天性白內障的一個重要原因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歐明哲表示,若孕婦在懷孕當中感染水痘或是德國麻疹,嬰兒就容易患有先天性白內障。所謂先天性白內障是指一出生就有白內障,而先天性白內障是由遺傳或是非遺傳所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胃潰瘍常復發要小心!一名年僅12歲的男童,日前持續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就醫治療仍無法改善,進一步接受內視鏡檢查,竟發現十二指腸長出多顆腫瘤,並已轉移肝臟,確診罹患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師指出,胃潰瘍、胃穿孔反覆發生,恐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典型症狀,建議患者就醫檢查。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名人鄭秀文、謝霆鋒、杜德偉、朱孝天、鄧麗君都有氣喘,而最著名的就是鄧麗君因為氣喘而早逝。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詹雲翔醫師表示,氣喘多為先天性遺傳,建議有氣喘的人到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天氣變化時也要特別注意,以免氣喘發作。詹雲翔醫師說,氣喘可分為先天型與後天型,雖然主要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