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咳嗽+胸悶 小心恐是氣喘發作

咳嗽+胸悶 小心恐是氣喘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名人鄭秀文、謝霆鋒、杜德偉、朱孝天、鄧麗君都有氣喘,而最著名的就是鄧麗君因為氣喘而早逝。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詹雲翔醫師表示,氣喘多為先天性遺傳,建議有氣喘的人到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天氣變化時也要特別注意,以免氣喘發作。

詹雲翔醫師說,氣喘可分為先天型與後天型,雖然主要以先天遺傳為主,但是後天也有可能發生,其發生的原因為小時候可能受到流感、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接觸到刺激氣體等造成支氣管被破壞而引發,同時,有過敏性鼻炎及異味性皮膚炎者也應注意。

氣喘的主要症狀為喘、哮鳴症、胸悶,以及咳嗽。所謂哮鳴症是指自己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由於氣喘只能控制而不能根治,有氣喘的人碰上感冒、空氣不好,以及氣候變化時都可能發作。

值得注意的是,有在用心臟科的藥物、青光眼專用眼藥水以及有高血壓的人要特別小心。詹雲翔醫師表示,由於滴藥水時,藥水會由肺管連到鼻腔內,並在黏膜的地方吸收,容易導致氣喘發作,所以在使用眼藥水時要把鼻子壓住以免藥水流入;高血壓藥物會造成支氣管收縮,所以有氣喘的人也容易因此發作。

醫師建議,有氣喘的人一定要預防感冒,氣候交替、空氣不好時要戴口罩,就醫時,一定要讓醫師知道有氣喘的症狀,在使用藥物的人也一定要規則的用藥,以免引起併發症導致氣喘更嚴重。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0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但如果寶寶發展遲緩,或是出現自閉症狀,可是家長最擔心的事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家長,1歲半到3歲是診斷治療的黃金時機,如果發現孩子有發展異狀,務必積極就醫。   根據國際流行病學統計,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生平第1次挑戰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葉小姐在住家附近登山步道練習腿力,也常去運動中心踩滑步機,卻忘了在出發之前,服用預防性藥物,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開始出現頭痛、頭暈、嘔吐等症狀,且逐漸加劇,最後只好緊急下山就醫。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登山可強化心、肺、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武漢肺炎疫情目前還不見停損點,台灣也繃緊神經防疫再升級,近期臺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全衛學程助理教授高志文近期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一篇編輯通訊,直指中國武漢與義大利北部未配套的封城,可能是導致數千名醫護人員感染COVID-1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般人骨密度最高的時候大約在30 歲,一旦過了這個年紀,人體吸收鈣和維他命D的能力會大幅下降,製造骨頭的細胞活性也會減弱,所以骨密度只會一直降,我們能做的事只有兩件,第一是在年輕時存骨本,把骨密度弄高一點,第二是讓骨密度下降的速度慢一點。只要提前預防和重視骨質疏鬆問題,是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