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100個孩子就有1個自閉症 4大指標有助早期判斷

每100個孩子就有1個自閉症 4大指標有助早期判斷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但如果寶寶發展遲緩,或是出現自閉症狀,可是家長最擔心的事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家長,1歲半到3歲是診斷治療的黃金時機,如果發現孩子有發展異狀,務必積極就醫。

 

根據國際流行病學統計,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自閉症,王明鈺說明,自閉症是種與遺傳高度相關的神經發展疾病,但疾病的表現受基因與環境互相影響,通常有3大特徵,分別為溝通與社交障礙、侷限興趣,以及重複固著行為。

 

以往自閉兒接受早期療育,家長會帶著孩子在醫院各治療室奔波,但近年研究發現,家庭才是最能提供語言溝通及社交互動刺激的場域,家長應該提升親職的能力,在各種自然情境下協助孩子練習,光靠醫療專業人員的介入是不夠的。王明鈺提供觀察自閉兒的4大指標:

 

1.嬰兒時期眼神不看向父母、或對人閃避眼神。

2.對於叫喚他的名字沒有反應,也少有呀呀學語的樣子。

3.不太會依照父母親或大人指示做動作。

4.較少有分享物品、感受、情緒的舉動。

 

王明鈺指出,如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應請醫師專業評估,早期發現、早期療育,經實證研究,早期密集行為治療能夠改善自閉症兒童的適應能力,提升語言及智能發展。

 

為此,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醫院從4月開始,針對家長開設「自閉症家長團體」,也幫自閉症兒童開設「學齡前自閉症遊戲互動團體」,希望透過互動方式讓自閉兒在遊戲中能夠增進社會互動能力,讓家長更加瞭解孩子特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2011年衛福部發佈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特別將飲食營養攝取建議進行調整,推薦「豆、魚、肉、蛋」作為蛋白質攝取的順序。然而,即使指南改版已邁入第三年,仍有7成民眾的蛋白質攝取來源仍以肉類為主。營養師因此提醒,以植物性食物作為蛋白質營養攝取的來源,才是最適合現代人的健康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土司對切,再塗上各式果醬,就是三明治,不僅製作方便、材料也容易取得,尤其是酸酸甜甜的果醬三明治,更是不少小朋友當作早餐及點心的食物。不過,營養師提醒,市售果醬大部分都有添加物,且糖分過高,不妨利用當季的新鮮水果取代,更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素。市售常見各式各樣的果醬,如草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老不是問題,身心的活躍程度才是關鍵!為了促進長者社會參與,國健署從民國100年起便持續辦理「阿公阿嬤活力秀」老人健康促進全國競賽,提供一個專屬長輩展現健康活力與生命價值的舞台。總計去(102)年共有超過8萬2千位65歲以上長者參與,佔全台老年人口3%以上。今年活力秀也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在職場中提供舒適溫馨又具隱私的哺集乳室,將有助於職場媽媽們成功哺乳。為此,台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積極宣導母乳哺育相關條例與政策,並輔導轄區職場設置哺集乳室,總計目前共輔導設置54間哺集乳室,其中有3成設置於南港軟體園區,提供職場媽媽們使用。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