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傷後退化性關節炎困擾 馬國病人來台求醫恢復健走

外傷後退化性關節炎困擾 馬國病人來台求醫恢復健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來自馬來西亞48歲的蘇志祥,15年前因為一場車禍左髖關節粉碎性骨折,之後一直被「外傷後退化性關節炎」困擾。近幾年狀況越來越嚴重,最近至花蓮慈濟醫院接受骨科部陳英和名譽院長治療,隔天即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在四腳助行器的協助下逐漸恢復行走功能;兩周後便順利出院返國。

痛到癱軟難眠 得吃止痛藥才能睡覺

「那種痛,我不會形容,就是整個人癱軟,想起身都爬不起來,很辛苦!」蘇先生說,那場車禍,歷經一年才讓他漸漸恢復行走功能,但伴隨的鼠蹊部痠痛問題,有時痛到無法入眠,嚴重影響他的生活。為了止痛,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止痛藥,等藥效發作後才能下床,嚴重時一天得吃上3到5顆的止痛藥,才能

舒緩疼痛。

修補的關節癒合不正 導致外傷後退化性關節炎

因越來越依賴止痛藥,蘇先生甚至遠赴離家距離七、八百公里遠的吉隆坡、檳城就醫,卻也憂心術後疼痛問題,讓他一直拒絕手術。隨著年紀漸長,近兩年不但影響行走功能,需要拄著枴杖才能勉強行走。陳英和表示,蘇先生車禍後雖然經過手術治療,髖關節骨折已經癒合,但修補的關節癒合不正,無法保留完整的關節面,造成關節面受力不均等,時間久慢慢導致「外傷後的退化性關節炎」,不僅髖關節患有退化性關節炎,周邊的軟骨組織也磨損嚴重。

左髖關節人工置換術 術後第二天即下床

在確定手術必須性與可行性後,蘇先生隔日即接受左髖關節人工置換術手

術。術後第二天,不但可以下床,包括疼痛指數、行走方式,相較於術前都大有改善。陳英和表示,髖關節人工置換術經過一至兩個月的枴杖回復期,即能放開拐杖自主行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攝護腺癌又被喻為老男人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6年全國共新增5,866名攝護腺癌患者,年齡中位數為73歲,臨床顯示3分之1的病患確診時已是晚期,只能接受男性荷爾蒙抑制治療,建議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抽血檢驗「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SA)。 57歲的張先生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為什麼需要藥事照顧門診?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林信伶表示:腎臟移植「重生」得來不易,導入藥事照護門診以腎移植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模式,作為醫師與病人間溝通的橋樑,使醫病雙方獲得雙贏,也使得捐贈者的大愛獲得永恆!腎臟移植不易 延誤服藥恐加重病情腎臟移植是洗腎病人最佳治療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如果不帶任何異樣或批評的眼光,純粹當一個生活觀察家,會驚訝地發現,人類的吃相竟然如此豐富多變。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新書《從習慣洞察人心》提出,從一個人吃東西的樣子,大概可以看出他從小到大的生活習慣好不好?例如重不重視環境衛生?有沒有服務別人的觀念?生活作息有無紀律?自我控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新竹報導】台灣有近視王國之稱,據衛福部研究調查,台灣近視人口比例約佔總人口9成以上!新竹遠見眼科院長張聰麒醫師表示,看診過程遇到不少飽受近視困擾的民眾上門求診,希望能借助近視雷射手術擺脫隱眼乾澀困擾和戴眼鏡的不便。 張聰麒醫師指出,近視雷射手術已發展了20餘年,目前新一代的「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