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外貌漸變大鼻子、厚嘴唇? 罹患這種罕病4成人竟毫無病識感

▲臉部長相漸變、手指粗戒指拿不下,恐肢端肥大症造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鼻子變大、嘴唇變厚,手指粗到戒指拿不下來?身體部位不正常的肥大或增生小心是肢端肥大症造成的!這一種生長激素分泌過量的罕見疾病,在台灣,每年平均新增約60個新病例,平均發病年齡只有40歲上下,但國內醫界觀察,有多達約4成患者毫無病識感,恐錯失治療先機。

台大醫院今(18)日舉行《大手牽小手擁抱陽光向前走》策展活動,與國內知名攝影師林炳存合作,拍攝公益病友藝術照,希望透過衛教攝影展形式表現出肢端肥大症病友的自信美,同時傳遞肢端肥大症相關衛教訊息,提醒民眾平時對自己外貌多一分留心。

肢端肥大症多起因於腦下垂體分泌生長素的細胞出現增生或腫瘤所致,據流行病學統計,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中每年新增3到4個新病例。

台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張天鈞表示,肢端肥大症造成生長激素過量後會進一步導致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濃度上升,最明顯的特徵即外貌不正常的肥大或增生,如額頭變寬變高、顴骨變高、鼻子變大、舌頭變大、嘴唇變厚、齒縫變寬、下巴前突;以及手腳增大導致戒指戴不下,鞋子尺寸越穿越大、無法做精細動作等。

除此之外,也有人因肢端肥大症導致出現聲音低沉、經常性頭痛、呼吸困難、視野變窄、陽痿、過早停經等現象。

儘管肢端肥大症會造成外貌逐漸改變,卻因為疾病進程較緩慢,常常被誤認為是身體老化現象而遭到忽略。台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施翔蓉說,平均延誤診斷時間約為5到7年不等,且由於確診多在罹病後數年,不少早就已併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頭痛、關節炎、甲狀腺腫、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共病,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嚴重。

張天鈞提醒,肢端肥大症只要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呼籲有相關共病者或民眾出現類似症狀,應盡快至內分泌科新陳代謝科或神經外科就診,確認是否為肢端肥大症所引起。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學了,想要預防孩子近距離用眼得近視、近視惡化,方法其實很簡單!國健署今(16)日指出,根據國健署的委託研究發現,只要力行「下課時間教室淨空」,讓小學生到戶外活動,即使只是到走廊走走、待在樹蔭下,每周在戶外活動至少11小時,可以減少...

閱讀詳情 »

▲(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8歲的楊老師退休後投入志工的行列,曾親手寫下「器官捐贈延續愛」紙條的他,日前在家中突然身體不適暈倒,緊急送醫,醫師診斷為顱內出血,但到院時已瞳孔放大,手術後不如預期好轉,家屬決定依照他的心願遺愛人間,過程卻因一開始未通過腦判改無心跳器官捐...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食安又有新規定!食藥署今(16)日第二次公告「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草案,一舉加嚴針對醬油在高溫製程中會自然生成長的汙染物「3-單氯丙二醇」限量,從0.4ppm降到0.3ppm;另外,第一次公告曾引發「夜市烤魷魚從此消失」的...

閱讀詳情 »

血尿是泌尿道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提醒,若發現尿中帶血、卻沒有疼痛的感覺,有可能是上泌尿道上皮癌所致,切莫輕忽此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接受檢查!  泌尿道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若癌細胞出現於腎盂或輸尿管等2處時,就稱為是「上泌尿道上皮癌」,亦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