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腸癌三度復發仍是一尾活龍 熟男只因配合醫師做到這件事

▲大腸癌術後2年內復發率最高,務必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罹癌後真的不能忽略定期回診!台中40歲的蔡先生罹患大腸癌後,先後於6年前及4年前,又於大腸左右兩側陸續發現惡性腫瘤,一一透過剖腹手術方式切除,日前接受大腸鏡檢查時,又發現大腸內有一顆扁平瘜肉,切除後化驗亦是大腸癌,三度復發全都及時診治,讓他直呼定期回診才能盡早發現病灶。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江驊哲表示,蔡先生罹癌後幾次手術,在肚皮上早留有一道如中央山脈的疤痕,為了不增加腹部傷口,且有效的清除淋巴結,決定透過3D立體腹腔鏡手術清除病灶,術後也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淋巴結已有轉移。

江驊哲說,不過,因為其過去已接受多次腹部手術,及曾經放過人工網膜,增加手術困難度,光是腸沾黏分離即進行了5小時,且因大量的大腸切除,導致大腸吸水的功能減少,糞便無法成形,容易排稀便。

雖然蔡先生罹患大腸癌後,即配合醫囑手術治療,但當免疫系統無法有效壓制游離癌細胞時,仍有可能復發。但江驊哲強調,所幸他多年來重視追蹤的重要性,才能在大腸鏡檢查發現病灶後,積極接受治療,目前恢復良好,又是一尾活龍。

江驊哲提醒,雖然原位癌和第一期大腸癌復發率低,但仍建議術後1年內做1次大腸鏡檢查;腸癌手術後仍然有復發的風險,且術後2年內復發率最高,為早期偵測復發,或發現第二原發部位的腫瘤,經治癒性治療之後,患者仍得務必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續第5天破千,且天天創高,疫情也燒向最重要的醫院,北部大醫院就一口氣有兩家發生確診個案,除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有5人確診之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下午也證實台大醫院有4人確診,台大院方隨後指出是麻醉、急診及外科的同仁和一名外科病房病人染疫,不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三劑疫苗限制令」,要求自4月22日起,進入健身房需打滿三劑,引發業者反彈不滿,砲火打向中央,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上強硬回應「我們現在坐在上面的都是跟八大一樣,都要打滿三劑」;另外,陳時中也回應新北市長侯友宜指中央對居家照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劉宇軒、羅驊鋒 / 台北報導 台灣2021年新生兒人數有15萬3千多名,持續創下歷史新低。降低新生兒罹病率與死亡率是新生兒醫療界努力的重點目標,尤其早產兒的存活照護更是首要工作。健保署自本月起,擴增給付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人數(RSV)單株抗體給出生時未滿33週的早產兒,降低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者已經連續5天破千例,數字還一天比一天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今(19)日已經下令要求全國各縣市一周內啟動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措施,而居家照護最關鍵配套就是「送藥到府」,藥師公會也同步宣布全國第一波總計有超過1800家藥局投入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