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食族飲食五要訣 別讓病毒趁機而入

外食族飲食五要訣 別讓病毒趁機而入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天氣漸熱,每年總發生多起飲食衛生不潔,引發多位學生上吐下瀉甚至食物中毒的案例,多半原因是食物在製作或遞送過程中沾染上不明病毒,民眾食用後引發病毒性腸胃炎掛急診求治的情況。

高溫烹煮除菌 生食易繁衍細菌

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蔡宗龍院長表示,食材準備過程中會受到高溫烹煮,多半的細菌與病毒不易存活。但是在食物煮熟後,溫度開始下降,春夏準備交替的季節,細菌病毒繁衍在這個環境下活躍性高。

不論在家中或者外食店家,若以冷食或加入生食販售(例如生薑、蔥蒜、沙拉等) ,如果食物暴露在空氣中,容易在暴露的狀況下附著感染源。

小心病毒感染 外食族慎選餐食

冷卻的生食或熟食、若沒有加蓋或封套阻絕暴露在空氣中,傳遞時會增加碰觸到食物的機會,或者旁人打噴嚏、咳嗽等飛沫附著在食物上,如果不慎沾到會引發腸胃炎的病毒或細菌類型(如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沙門氏菌及阿米巴菌)。

民眾吃下後,會引發諸多症狀,例如水瀉和嘔吐,也可能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感染後1~3天出現腸胃炎,外食族在挑選食物上,要特別留意店家是否有做好衛生措施。

供膳人員要衛生 五要訣遠離病毒

蔡宗龍院長強調,再次特別提醒餐飲團膳供應者,應該要注意供膳流程是否有有留意到感染源防堵與預防措施,例如知道供膳人員已經有類似流行感冒等初步感染症狀,就不能從事配膳、食品分裝、裝盤及冷盤製作等末端食材與供貨遞送。朴子醫院特別提醒五要訣:1.勤洗手2.食材用水要新鮮衛生3.生、熟食器具要分開裝4.食物要徹底加熱再吃 5.要注意食物可以保存的溫度。

【延伸閱讀】嚴重氣喘斷氣17分鐘  阿北改善病情可登山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現代人忙碌工作,上班族進辦公室後便開始一天的工作,直到下班回家太陽都已下山,日復一日。曾想過這樣的你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缺乏維生素 D 嗎? 維生素 D 可透過陽光與食物獲取,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超級營養素,它可幫助你調節體內鈣平衡並幫助鈣質吸收、改善情緒,而且也與其他疾病息息相關。看看以下 8 種...

閱讀詳情 »

返老還童或許將不再是夢!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將年輕老鼠的血液輸入到年長老鼠的體內,年長老鼠重獲青春,不僅肌肉變結實,腦袋也變靈活。雖然這項研究結果有如科幻小說劇情,但研究人員表示它將有助於治療阿滋海默症或心臟疾病。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閱讀詳情 »

所有大人都會要求小孩勤洗手,雖然大人自己未必做到。不過,就算有洗,每次你都洗幾秒鐘?來看看醫療機構大力推廣的濕、乾洗手步驟,堪稱囉嗦至極,你能做到嗎? 濕洗手步驟 醫護人員的養成教育中,對於手部清潔有「六面體」的比喻,就是手心、手背、手指兩側、指尖與手腕都要清潔到,就一般民眾的角度來看,恐怕可以用...

閱讀詳情 »

兒女的身高比父母親來得高是很常見的事,但在四個世代以前卻並非如此。最近英國一項研究顯示,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 168 公分,但現今的男性平均身高達 178 公分。 不只在英國有如此大的身高差異,西方國家的身高普遍都增加不少。研究負責人艾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