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元認知課程 為失智減速緩退化

多元認知課程 為失智減速緩退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專為輕度失智者及家屬設計認知促進課程的瑞智學堂,透過專業人員引導,失智者在課程中發揮所長,明顯減緩了退化。知名主持人唐從聖(從從)的母親,唐媽媽罹患混合型失智症,原本在家中經常猜疑、憂鬱,2015年開始參加藝術創作、音樂班與頭腦體操班,4年多來,情況明顯改善,一直維持在輕度失智,生活變得更快樂、更有自信!

懷舊、認知、舞蹈 重啟失智學習之鑰

瑞智學堂創立於2005年,迄今已經15年,逾13萬人次參與。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從只有1個服務據點,到現今發展了失智社區的服務據點。15年來,學堂發展多元課程,包含懷舊、認知、音樂、藝術、舞蹈、運動、瑜珈、戲劇等類型。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透過經培訓的專業人員引導,失智者可於課程中發揮能力,幫助他們更快樂、自信的生活,也明顯減緩退化。參加過的380位輕度失智者中,平均參加學堂2年,有近1成失智者持續參與5年以上。其中一位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奶奶已參加過27個班,陪伴學堂走過10年。

照護輕度失智 多元認知延緩腦老化

北榮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醫師說,輕度失智患者,以認知促進多元課程來維持其認知、社交和行動能力,不僅可延長其維持在輕度的時間,也可增進患者和照護者的生活品質。民眾若出現疑似失智徵兆,應及早就醫,除藥物治療之外,多參加認知促進多元課程,有助於延緩失智病程退化。

根據統計,8成第一次參與課程的失智者,其參加前後注意力、發言次數、人際互動、參與程度、享受程度都有改善;第二次參與之後,約3成失智者可繼續改善、5成則維持在同樣水平。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學堂的服務不僅明顯幫助新成員,也可幫助舊成員穩定、甚至持續進步。

打破教室藩籬 走進社區遍地開花

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底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目前全台有430多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非常支持民間團體舉辦相關課程,提供失智症家庭更貼近的服務,促進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了解。

台灣認知促進課程現已於全台遍地開花,能夠直接幫助到全台各地的失智者及家屬。未來將進一步打破教室的藩籬,陪伴失智者走進社區,連結廣大的社區資源,發揮失智者最大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延伸閱讀】皮蛇痛入骨! 這年齡罹患風險超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自2006年以來,大腸直腸癌霸佔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不分男女都飽受威脅。其中直腸癌位於狹窄的骨盆腔,手術治療比大腸癌還困難,由於直腸緊接著肛門,許多病患都會因為害怕需要裝設人工肛門而抗拒治療,因此保留肛門完整性成為國際間治療的主流。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方躍霖表示,切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妳也想擺脫「苦命臉」嗎?據統計,只要年過30歲,原本像「地基」般提供支撐力、讓肌膚維持緊緻和彈性的膠原蛋白便會加速流失,導致肌膚逐漸凹陷、看起來憔悴沒精神,如果已經接受過電、音波療程效果仍不顯著,醫美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楊舒鈞建議愛美人士可以透過補脂手術,使用自體脂肪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台灣曾拿下「英雄聯盟」電競比賽的世界冠軍,直到2021年11月28,再度吹起電競狂潮,一場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主辦的賽事直播,並由28名來自北、中、南,60歲以上「長者」組成英雄聯盟「不老戰隊」──弘光獵鷹、健行熊及正修龍,進行交流競賽,最後由弘光獵鷹戰隊,奪下第一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天天攝取適當蔬果的份量,可促進身體健康及預防慢性疾病。不過,有些蔬菜的味道、口感令人難以接受,實在難以下嚥,看到都想趕緊挑掉,這次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是網友們害怕的蔬菜吧!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網友提及排斥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