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元認知課程 為失智減速緩退化

多元認知課程 為失智減速緩退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專為輕度失智者及家屬設計認知促進課程的瑞智學堂,透過專業人員引導,失智者在課程中發揮所長,明顯減緩了退化。知名主持人唐從聖(從從)的母親,唐媽媽罹患混合型失智症,原本在家中經常猜疑、憂鬱,2015年開始參加藝術創作、音樂班與頭腦體操班,4年多來,情況明顯改善,一直維持在輕度失智,生活變得更快樂、更有自信!

懷舊、認知、舞蹈 重啟失智學習之鑰

瑞智學堂創立於2005年,迄今已經15年,逾13萬人次參與。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從只有1個服務據點,到現今發展了失智社區的服務據點。15年來,學堂發展多元課程,包含懷舊、認知、音樂、藝術、舞蹈、運動、瑜珈、戲劇等類型。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表示,透過經培訓的專業人員引導,失智者可於課程中發揮能力,幫助他們更快樂、自信的生活,也明顯減緩退化。參加過的380位輕度失智者中,平均參加學堂2年,有近1成失智者持續參與5年以上。其中一位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奶奶已參加過27個班,陪伴學堂走過10年。

照護輕度失智 多元認知延緩腦老化

北榮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醫師說,輕度失智患者,以認知促進多元課程來維持其認知、社交和行動能力,不僅可延長其維持在輕度的時間,也可增進患者和照護者的生活品質。民眾若出現疑似失智徵兆,應及早就醫,除藥物治療之外,多參加認知促進多元課程,有助於延緩失智病程退化。

根據統計,8成第一次參與課程的失智者,其參加前後注意力、發言次數、人際互動、參與程度、享受程度都有改善;第二次參與之後,約3成失智者可繼續改善、5成則維持在同樣水平。湯麗玉秘書長表示,學堂的服務不僅明顯幫助新成員,也可幫助舊成員穩定、甚至持續進步。

打破教室藩籬 走進社區遍地開花

衛生福利部於2017年底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目前全台有430多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衛福部長期照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非常支持民間團體舉辦相關課程,提供失智症家庭更貼近的服務,促進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了解。

台灣認知促進課程現已於全台遍地開花,能夠直接幫助到全台各地的失智者及家屬。未來將進一步打破教室的藩籬,陪伴失智者走進社區,連結廣大的社區資源,發揮失智者最大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延伸閱讀】皮蛇痛入骨! 這年齡罹患風險超高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長期生理痛究竟正不正常?中醫師提醒,女性如果每逢生理期必痛,調整生活作息後仍無法改善,可能是子宮或卵巢病變引起的繼發性經痛!若不及早治療,恐導致未來不易受孕、易流產,或需要安胎等生育問題。日前一名年約30歲女性,長期有經痛困擾,自行服用止痛藥,又陸續使用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灣人瘋整形!一對父母帶著13歲女兒到醫美診所做微整形,包括微晶瓷隆鼻、肉毒桿菌瘦臉,引發爭議,連立法委員看不過去,要求衛生署出面管理醫美亂象。衛生署長邱文達指出,將以行政命令來禁止未成年者進行隆鼻、豐胸、抽脂等高風險侵入性手術。國內整形、微整形蔚為潮流,國民黨立委王育敏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內掀起紅麴熱,尤其是近幾年來國內外研究陸續發現紅麴有降膽固醇、降血壓等功效,漸漸成為健康市場的新寵。也有愈來愈多人在教人如何自製紅麴。市面上紅麴製品更如雨後春筍般推出。可是,把關健康食品的衛生署及研究紅麴的學者卻告誡大家,要小心吃紅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近幾年來紅麴菌逐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配戴隱形眼鏡時,千萬不可使用眼藥水!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葉威毅表示,許多隱形眼鏡族長時間配戴,又使用眼藥水舒緩紅血絲與眼睛乾澀,結果導致角膜不適而就醫,有人因此角膜破皮發炎,苦不堪言。新光醫院眼科一項調查發現,7成隱形眼鏡族配戴時間過長,平均每周就有3天配戴時間超過10小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