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名長者接種疫苗後傳猝死 指揮中心這樣說

多名長者接種疫苗後傳猝死 指揮中心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自6月15日疫苗開打,大部分縣市優先安排85歲以上長者施打,五個縣市擴大到75歲以上,進入第三日,傳出共有9人在施打疫苗後死亡。對此外界又有疑慮,事實上,這個議題在往年施打流感疫苗時都會出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這些不良事件發生在接種疫苗之後,也可能與疫苗完全無關,相關性須經調查釐清,將會持續監測,但仍鼓勵民眾施打。

共11起接種後死亡通報 2例解剖確認無關疫苗

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自去年疫情開始以來,75歲以上確診者的死亡率是22.7%。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新增9件接種後死亡通報,加上先前的2件,總共有11件,最高齡為97歲,最年輕為50多歲,但大部分都是80多歲,且患有慢性疾病。有2例經過相驗解剖,一案為動脈阻塞的心血管疾病與急性心肌梗塞;一案昨日剛相驗完畢,有三條動脈阻塞,兩案死因皆與潛在病史相關。

年長者患有慢性病機率高 每日平均200多人死亡

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初期,大部分接種對象均為年長者,同時伴有潛在慢性疾病機率高,使得疫苗接種後通報死亡的案件數量出現。對此莊人祥說明,需要藉由回顧病歷資料或解剖離情死因,調查這些事件是否與疫苗相關。同時也可藉由持續自然死亡率的評估,觀察疫苗安全性。

根據109年度我國人口統計資料,75歲以上人口有143萬多人,死亡人數為9萬5千多人,即使在未接種COVID-19疫苗的情況下,預計每日平均會有200多名75歲以上長者死亡。而目前接種人口中,有17萬4千多名75歲以上長者,有9人在接種後死亡,有時序性,但有無因果相關要進一步調查才能釐清。

呼籲高齡者盡快接種 病毒不會等待

記者會現場有媒體提問,死者中有數名患有阿茲海默症,是否有相關?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目前都沒有相關報告顯示接種後易出現併發症或死亡,而是反映高齡者潛在疾病的盛行率。

「如糖尿病、高血壓和一些心血管疾病,在這個年齡層的盛行率很高,我們反而要呼籲有慢性病,甚至多重慢性病,在疫苗接種可以預防死亡的前提下,應盡快接種。」羅一鈞強調,民眾不要看到這2天有接種後猝死的案例就不去接種,在未釐清因果關係前就卻步。

同時表示,每個國家在施打高齡者時,也都會出現類似報導,引起社區擔憂與恐慌,不過英國從春天開始施打AZ疫苗到現在,成功將死亡跟重症控制下降,長期產生的保護力看起來很好,建議民眾還是要早點接種,「病毒是不會等我們打好疫苗才爆發群聚的。」

【延伸閱讀】

荷爾蒙治療可取代化療? 需視個別情況而定

晚期肝癌新希望!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 延長患者存活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名原本視力正常的2歲多男童,因為近期家裡新買iPad,家長每天讓他玩20至30分鐘不等,加上日常生活看故事書、玩玩具都需要近距離用眼,男童在短短1個多月內視力升至100度。就醫檢查後,目前男童先以休息觀察度數是否恢復,若無法恢復則需以散瞳眼藥水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真的有人因為諱疾忌醫,竟然罹患癌症而不去治療!臨床上,有一名五十多歲女子,先是摸到乳房有硬塊,才三個月,這硬塊就長大到八公分,雖確診為乳癌,但她就一直逃避,不去治療;一年後,乳癌更是長大到二十公分,才在她的大姐要求下去接受治療。這名女子是一名室內設計師,擁有高學歷及社經地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妳有經痛或經血少、週期長等「好朋友困擾」嗎?小心!月經是女性的健康指標,別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就置之不理,若是子宮或卵巢有病變,可能導致將來不易受孕、較易流產、或需要安胎等生育問題。中醫師提醒,無論是年輕美眉或是熟女,有長期經痛或經血異常現象,必須儘快就醫診斷。基隆長庚醫院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台灣如果爆發核災,民眾可能在短短4小時內拿到碘片嗎?對於碘片運送一事,國防部、原能會代表在立法院上說法不一,國防部堅持「只負責儲存、不負責運送」,讓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一臉尷尬,只說「會持續溝通!」。立法院社福及衛生環境委員會3月28日邀請衛生署、原能會、國防部以及台電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