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發性骨髓瘤惡性高 幸好救命標靶藥物已有健保給付

多發性骨髓瘤惡性高 幸好救命標靶藥物已有健保給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近60歲的餐廳老闆娘吳阿姨(化名),因為脊椎骨頭持續性的疼痛求診,本來以為是工作勞累導致,卻確診為癌症「多發性骨髓瘤」!因第一線治療復發,當時在醫師的建議下參加新一代抗CD38標靶藥物臨床研究,治療後,如今已穩定控制超過5年半的時間。

多發性骨髓瘤 難治療易復發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惡性腫瘤的一種,較難治癒,也容易復發,且每次復發都讓治療變得更困難。

多發性骨髓瘤是由於骨髓內「漿細胞」的病變所導致,而癌化的漿細胞使得特定的免疫球蛋白、也就是「M蛋白」大量增生,除了影響病患免疫力,也帶來許多症狀,包括貧血;影響腎功能,會讓尿液的泡泡變多;體內蝕骨細胞活化,造成骨頭疼痛、骨質疏鬆,進而容易骨折。

新一代抗CD38標靶 助6成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達深度緩解

葉士芃醫師說明,多年前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選擇不多,只能靠化療,疾病緩解的效果有限,病患存活時間僅約1至2年,後來出現第一線治療可使用的標靶藥物,若搭配造血幹細胞移植,可延長治療的時間,平均可達2年至3年,然而疾病還是會復發。

近年來發現,多發性骨髓瘤細胞上帶有大量的CD38抗原,鎖定CD38抗原作為標靶,在治療上即可有更精準有效的成果,幫助延長患者存活時間,成為國際上的治療趨勢。

根據研究,第一線治療後復發的病患,若在第二線治療的現行療法即併用新一代的抗CD38標靶藥物,其治療整體反應率不但高達93%,近6成(58%)病患的治療可以達深度緩解延長腫瘤復發時間,是現行療法的2倍以上,同時還可以降低近60%的疾病惡化風險。

這代表疾病復發進入第二線治療後,仍有半數患者在穩定控制的狀況下,可持續接受治療長達4年半左右,且沒有惡化。葉士芃醫師說,這對患者來說是非常振奮人心,代表新的治療方式幫助病患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也大幅延長了存活的時間。

新一代抗CD38標靶治療 納入健保給付

過去抗CD38標靶藥物需要自費使用,療程動輒每月十幾萬,對許多病人是很大的負擔。如今,衛福部健保署已經核准抗CD38標靶藥物用於與現行療法併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第二線治療,經事前審查核准後給付22次輸注於具有良好日常體能狀態(ECOG < 2)的成人患者,預估能讓400位患者受惠。4月1日起正式生效,患者有機會使用更新的藥物延長生命,還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預估年省230萬元的醫療費。

多發性骨髓瘤發生人數 10年增6

不過,根據最新105年癌症登記報告,多發性骨髓瘤當年度新增625人,而與10年前386人相較,增加了6成。葉士芃醫師提到,多發性骨髓瘤好發於60到70歲左右,過去的認知是西方人發生率較高,然而,近年觀察到台灣的發生人數持續增加,這與人口老化的趨勢有關,也有可能也受到飲食西化的影響。

葉士芃醫師進一步指出,臨床觀察發現,許多病人是因為骨頭疼痛、骨折就醫,檢查了之後,才輾轉發現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此外,也有患者是因為症狀類似慢性疾病而輕忽,因此也延誤了就醫時間。由於現今治療越來越進步,癌症的治療越來越多元,葉士芃呼籲民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鼓勵患者不要因為年紀大而放棄醫治,應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旅遊旺季即將到來,高雄市政府特別規劃暑期旅遊登革熱防疫獎勵措施,期許透過市府團隊與旅行(宿)業界跨域合作,掌握先機與及時防疫,能有效防堵境外移入病毒引發本土疫情風險。高市為國際樞紐港埠  宣導提高防疫觀念高雄市政府蔡柏英副袐書長表示,高雄市是世界級的港灣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千萬模擬只為真實一刀 14國醫師齊聚練習在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與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的協力下,「2018APSS亞太脊椎外科醫學年會」的專業課程,日前來到花蓮,61位來自亞太地區14個國家的醫師齊聚,進行專業的模擬手術。花蓮慈院名譽院長陳英和表示,這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為維護人體健康,食安問題不可不慎!不僅製作過程需嚴謹把關,追溯源頭食材更是重要。而肥料是栽種食材作物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但若是不當使用化學肥料、有機質肥料,則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化肥使用過度 導致土壤酸化危機李怡禛博士表示,施用大量化肥,雖能加快作物的成長速度,但同時也造...

閱讀詳情 »

小傷口也可能引發疤痕增生!34歲何先生,多年前曾被項鍊刮傷胸口,傷口癒合後逐漸出現暗紅色腫塊並沒有理會,可近期卻因癢痛難耐而就醫。沒想到經檢查發現,其實胸前的暗紅色腫塊是疤痕向外擴張增生,引起蟹足腫導致。後來就醫以美容膠布局部加壓,並配合外用藥物緩解癢痛後,不適症狀已得到緩解。 小傷口也可能引發疤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