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親近大自然 趕走憂鬱壞心情

多親近大自然 趕走憂鬱壞心情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根據一篇2017年2月發表於《今日醫療新聞》的研究指出,經常觀賞鳥類、灌木及樹的人較不易感到壓力、焦慮及罹患憂鬱症。端午節假期即將到來,除了待在家中吃粽子、觀看划龍舟比賽,不妨到戶外踏青,接近大自然,可以釋放壓力,獲得快樂喔!

看到青山綠水 有助身心健康

該研究由英國艾希特大學、鳥類學信託基金會及昆士蘭大學聯合進行,研究以270多位來自不同年齡、收入及種族的參與者為對象,於米爾頓凱恩斯、貝德福德和盧頓三個地區進行鳥類數量調查,發現無論參與者住在都市或是綠意盎然的郊區,只要於住家附近看到鳥、灌木及樹就有益心理健康,即使在控制了貧困社區、家庭收入、年齡和廣泛的其他社會人口因素等變項之後,鳥類,灌木及樹與更健康的心理狀態之間仍存在正相關。

而前一週較少外出的人較容易有焦慮和憂鬱的現象,其中憂鬱、焦慮和壓力水平與參與者下午時段看到的鳥類數量有關,研究者認為,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與鳥的種類無關,而是人鳥之間的互動。

趕走憂鬱~綠化從「自家」開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家興表示,該研究有趣的發現是,不論鳥或花草樹木的種類,都一樣可以紓解壓力、焦慮和憂鬱。重要的是,是否有機會多多接近它們。這也提醒我們如果想要健康的心理,便要多接近大自然。

在個人方面,可以綠化自己家的院子,或多到住家附近的公園綠地;若以社區和政府而言,可透過綠化居住環境,像是增加社區的公園綠地,增進民眾接近大自然的機會。

遠離室內3C產品 踏出戶外更舒暢

在通訊科技發達的世代,很多人喜歡宅在室內玩3C產品,特別是兒童青少年。他建議心情不好或壓力很大的時候,可以自己或找伴到公園走走,父母則多鼓勵兒童青少年從事戶外活動,一起到郊外,放鬆心情,同時可增進親子關係。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民眾在安排戶外踏青時,不需很制式或刻意規定每周幾次,以選擇方便、不用花太多力氣的行程做為開始,避免在忙碌生活中形成另一種壓力。另外研究也發現較少外出的人容易有焦慮、憂鬱情緒的現象,她說明憂鬱或憂鬱症患者,常常對很多事物提不起勁、不太想動,此時身旁的家人或朋友更可主動積極邀請,讓他們陪伴自己到郊外走走,看看自然環境中的鳥與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1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美食當前,不論大人或細路,稍一放鬆就容易食過飽。口在享福但腸胃卻在受罪,脹脹的飽滯感,的確令人叫苦連天。現在教大家按幾個穴位化解飽滯,穴位按摩沒有副作用,兒童和長者都合適!   消滯4個穴位 幫助消化的穴位,最常按摩有手腕附近的內關穴、肚臍旁邊天樞穴、肚臍上面的中脘穴和小腿上的足三里。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常飆高溫,除了汗流浹背,也容易出現滿頭滿臉都是汗水,如果不注意清潔,也可能造成臉上長黴菌;就有人因為用手摸了香港腳,再去摸臉,結果竟然使得臉上也長滿黴菌,一片片的紅疹爬了滿臉! 夏天容易滋生黴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夏天很容易滋生黴菌,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口腔癌高居男性腫瘤死亡原因第4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臨床上,甚至有2、30歲的病例;醫師提醒,口腔癌好發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若是發現口腔內黏膜出現有潰瘍長達二週,黏膜有出現白斑、紅斑,應儘速就醫確診,才能及早發現,即使接受治療。 檳榔+抽菸+喝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