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重用藥問題不可不慎 長者用藥安全6原則報你知

多重用藥問題不可不慎 長者用藥安全6原則報你知

【NOW健康 林芊聿/台南報導】2018年台灣面臨高齡社會的來臨,推估於2025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病人因老化,身體易罹患1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進而容易有多重用藥的問題,所以在各項醫療照護上確實需要特別的關心與留意。

 

多重用藥在台灣的情形有多嚴重呢?多重用藥的定義為開立5種以上的處方藥。從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奇美醫院藥劑部藥師評估741人次雲端嚴重多重用藥,經藥師整合傳送電子訊息給醫師後,出院時平均用藥品項從12.5種降低至7種;評估1,059人次雲端開立不適當用藥,經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介入後,出院時減少7成醫師開立不適當用藥。

 

奇美醫學中心高齡急診整合團隊近年積極提供長者友善的整合式健康照護,成為台灣急診提升高齡照護品質的先鋒,也翻轉了民眾對急診室的刻板印象。2018年開始與急診醫學部合作,針對急診的長者,利用雲端藥歷進行病人的用藥整合,減少病人嚴重多重用藥及不適當用藥的情況,用藥建議同時也會傳遞至住院及門診,讓病人可以接受連續性的照護。

 

對於長者用藥,藥師可協助醫師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降低藥品所引起的交互作用及副作用,並評估病人用藥後之意見作為治療建議的參考,使長者獲得最佳之醫療照護。運用創新的資訊科技協助藥師進行急診、住院端長者用藥整合,成功減少嚴重多重用藥及不適當用藥。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劉盈伶表示,為增加長者用藥安全方法,建議遵照以下6種原則:

 

(一)固定的醫療院所,找固定的醫師追蹤治療。

(二)了解自己的疾病與用藥。

(三)主動告知醫師您的病情與用藥。

(四)記錄藥物是否產生副作用。

(五)確認服藥時間與方式,按時服藥。

(六)調整藥物應與醫師討論,不應自行增減或停藥。

 

劉盈伶提醒,民眾需養成諮詢醫師或藥師相關用藥資訊的習慣,切勿自行停藥、換藥。甚至可以求助於由各科專業人員所組成的「高齡醫學整合門診」,針對高齡的診斷及治療做全面性評估,避免因跨科或跨院看診而發生重複用藥及藥品交互作用的危險,以提升高齡用藥安全及生活品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BNT陸續抵台,而學校施打作業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但家長們知道除了COVID-19的疫苗外,青少年仍應該接種哪些疫苗嗎?HPV與流感疫苗 青少年莫忽視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主任兼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長提醒,家長目前專注於COVID-19疫情,很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家中學習和工作讓父母和孩子更普遍地使用數位工具,但對數位媒體的依賴衍生成新的困擾,成人擔心數位設備的不當使用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與心理健康。 澳洲研究發現83%家長認為 數位設備造成孩子分心 根據2021年4月來自《在數位中長大》的研究指出,超過9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65歲的王太太自認是飲料中毒者,每天早上都需要喝1杯熱咖啡,3餐飯後再喝1杯熱茶,晚上飯後會再加碼搭配1碗自製甜湯。近期王太太在子女的安排下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除了有肥胖問題之外,更讓她意外發現有高血糖(糖尿病)問題。 營養師在進行飲食營養諮詢時發現,王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50多歲林小姐因為工作時需要提重物,導致大約半年前開始出現右肩疼痛,尤其要拿高處的物品時更是疼痛難耐,看了骨科診所、吃藥依然沒有改善,漸漸的連工作都受到影響,於是在家人陪同下至長安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肩旋轉肌腱撕裂,與復健科陳音翰醫師討論後採用「超音波導引 PRP(...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