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點理解、少點偏見 幫助思覺失調病友拉近距離

多點理解 少點偏見 幫助思覺失調病友拉近距離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公視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提升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認識,劇中在幫助病友接受治療、回歸社會的過程中,病患家屬、醫療人員、社工師各方的辛苦及困難是可見的;除此之外,社會大眾也是重要的一環。因此,彰化基督教醫院於總院大廳展出「思覺失調症特展」,讓外界重新認識精神疾病,減少對於疾病的汙名化。

透過展覽導正觀念 開啟正向循環

彰基副院長劉青山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患者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懷,因為他們是弱勢族群,他們沒辦法為自己發聲,所以需要更多人為他們發聲。期望透過展覽,喚起大家對弱勢病患的重視與愛護。

彰基體系精神科主任張正辰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是腦部疾病,每100人中就有1人為患者,其「思考」與「知覺」功能失調,可能導致幻覺、妄想等症狀;現今醫療發達,已有進步的藥物可控制症狀、避免復發。患者只要規則用藥、穩定治療,就能維持日常生活狀態;張醫師表示,大眾對於疾病的理解越多,就能減少對疾病的誤解;民眾正確認識疾病,理解病友會經歷的症狀,鼓勵病友積極治療,用善意及包容開啟治療正循環。

治療選擇多元 病友回歸日常生活

彰基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王俸鋼醫師指出,目前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種類很多,不論是口服或是針劑治療,除了改善正性症狀外,也改善負性症狀,讓病友可以回歸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臨床上,醫師也多會搭配抗副作用藥物,多數患者可以免除、減輕副作用發生。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也不例外,除了口服藥物,也有2週、1個月甚至3個月施打一針的針劑,改善每日都要記得服藥的困難,增加病友的方便性。每個病友的狀況都不盡相同,可依照個人需求,與醫師討論出合適的治療模式。

【延伸閱讀】眼屎流目油眼疲勞 都跟肝臟健康有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醫師最擔心憂鬱症患者用藥無效,須反覆換藥嘗試直到找出有效藥。北榮研發能夠預測腦部活性的電腦程式,並領先全球首度發現,人為操弄腦部活化後,可提升抗憂鬱藥物療效。此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Cerebral Cortex》、《Trends In Neurosciences...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大理石寶寶」、國小六年級的兆峰,患有罕見疾病「骨質石化症」,視力只剩0.03,但他非常熱愛棒球,對美國職棒、中職球星如數家珍,兆峰近日與上百名罕病兒、罕病兒家人參與「MLB Baseball Park棒球樂園」嘉年華會,與美國雙城隊王牌二壘手布萊恩-多茲爾(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眼睛是靈魂之窗,眼睛失去健康,日常生活大小事,都會變得很困難。要預防眼睛提早老化,營養師周千欽建議可從三餐飲食著手,例如綠色蔬菜的菠菜、芥藍、地瓜葉,以及木瓜、鳳梨、芒果的橙黃色水果,都有助對抗自由基、保護眼睛。 不良用眼習慣 加速眼睛老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澱粉樣蛋白」(Amyloid)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息息相關,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大腦澱粉樣蛋白數量較多的年長者,很容易產生孤獨、寂寞感,因此當年長者出現孤獨、寂寞的感覺,很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澱粉樣蛋白多 更容易有孤獨感 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主任南西‧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