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夜間開車需要好視力 白內障患者要注意!

夜間開車需要好視力 白內障患者要注意!

不論開車、騎車,視力都是很重要的一環,白內障的患者視力越來越模糊,不僅影響日常生活,若晚上開車出門,更有可能因為眩光而造成意外,非常危險。加上現代人也越來越晚退休,用眼的需求比以前更大更久,宏觀眼科診所張雪麗醫師表示白內障若已達手術治療的時機,應儘快手術,以免對視力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

 

夜間開車需要好視力 白內障患者要注意!

 

白內障到底對視力影響有多大呢?張雪麗醫師說明白內障不僅造成患者本身視線遮蔽的狀況,像是核心型的白內障則可能會造成近視增加,有些年長的民眾因為老花眼的關係,原本看近不清楚,但因為白內障的關係近視增加,反而看得清楚了,於是誤以為出現「視力的第二春」,沒想到白內障惡化後,看遠就變得不清楚了。

 

除了近視度數加深以外,皮質型及後囊下型白內障皆可能造成眩光的狀況,尤其是後囊下型的白內障患者,因為看到光線時瞳孔縮小,剛好白內障的區域會阻擋到視線中間,因此眩光的機率最高。而當患者出現眩光的情形時,夜間行車、行走時容易造成意外。若治療時機延誤,因而併發急性青光眼,會造成眩光、彩虹光圈等症狀,也可能造成瞳孔變形、視神經受損而影響視野,意外的風險會更高。

 

治療後眩光會好轉嗎?張雪麗醫師解釋治療後主要還是看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像非球面人工水晶體,本身在眼睛內聚光的功能比較好,就可以減少眩光的狀況。若是平常工作上可能會有夜間行車的需求,會比較建議採用單焦點的人工水晶體,因為多焦點的人工水晶體,術後比較容易有眩光的狀況。

 

張雪麗醫師提醒民眾,白內障建議在適當的時機儘早治療,若拖延不慎併發青光眼,則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傷害,如視神經受損、瞳孔變形,而且後續治療也可能會影響人工水晶體的選擇,視力的改善不如預期,反而對生活品質、工作等等造成影響,得不償失!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宏觀眼科診所 張雪麗醫師

 

延伸閱讀:

【白內障患者必讀 人工水晶體到底是什麼】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072

【小心香檳液泡阻視力】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904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夜間開車需要好視力 白內障患者要注意!

相關推薦

華航諾富特案持續延燒,根據指揮中心昨日公布的資訊,已累計35人確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臨時增加行程,中午11時55分將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帶您掌握最新訊息。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萬580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13,504例排除)...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單日驚爆7例本土病例,最嚴重的是有6例感染源不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本土確定病例,除了1例為華航案1187接觸者(案1201),其餘6例感染源全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分布新北市、宜蘭縣,其中甚至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宜蘭同時爆發不明感染源的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1)日下午緊急宣布防疫升級,從原本的一級以前一口氣提升至第二級,即日起至6月8日提升疫情警戒標準至「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階段,陳時中坦言「我們已經進入社區感染」,將觀察一個月、2個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驚爆不明感染源本土病例,其中新北市的案1203足跡幾乎可用趴趴走來形容,5月4日去過「晶華亭餐廳」,5月6日還去過「來來按摩蘆洲長安店」以及「大風車婚宴會館」,短時間內就匡列接觸者多達115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1203為本國籍60多歲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