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基因編輯寶寶引焦慮 科學家提全球暫緩

基因編輯寶寶引焦慮 科學家提全球暫緩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基因編輯寶寶」踩紅線,多位基因編輯權威籲全球暫緩生殖編輯!7國17個科學家和倫理學家日前在《自然》上發表聲明,要求各國自願性暫緩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研究,至少5年,希望社會獲得共識、確認技術安全無虞後再繼續實驗。

中國基因編輯寶寶 跨過倫理紅線

《Vox》報導,中國科學家賀建奎日前宣布,成功編輯人類受精卵的「抗愛滋基因」,使一對雙胞胎姊妹獲得愛滋免疫力。這項成果雖獲得一些科學家認可,卻也引爆全球科學家與倫理學家的焦慮。

賀建奎使用的是一種稱為「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以其高效率、高成功率、操作簡單且成本低廉著名。事實上,科學家進行基因編輯已行之有年,但「CRISPR/Cas9」讓隨意修改生物基因變得容易許多,尤其對於編輯人類生殖細胞的基因這條紅線,人類從來沒有如此靠近過。

權威科學家拋隱憂 求各國社會討論

以麻省理工學院教授Eric Lander為首的17名科學在《自然》中提到,「CRISPR/Cas9」在編輯生殖細胞的基因有幾項隱憂。在技術上,「CRISPR/Cas9」存在錯誤編輯基因的「脫靶效應」,可能危害人類健康,甚至引發癌症。

在科學上,「基因治療」與「基因強化」難以區分,且人類對於基因相互作用還不夠了解,利用編輯基因治療疾病,也可能增加其他疾病風險。例如在愛滋寶寶案例中,賀建奎修改了CCR5基因,雖然可能對愛滋免疫,卻也增加罹患登革熱、黃熱病、流感病毒等疾病風險。

聲明中也提到,在社會道德上,基因編輯令人不安。遺傳疾病患者可能遭受歧視,父母也有增強孩童基因的壓力,基因編輯的孩童心理也受影響。改造基因若成常態,更可能加深社會不平等與隔閡。而且「編輯基因」可以遺傳給後代,改變人類基因庫,嚴重的話,會影響人類這個物種。

限制生殖細胞基因編輯 建立國際規範

然而「CRISPR/Cas9」技術也替基因治療帶來全新變革,許多疾病可能治癒,也幫助人類更了解生命。因此這項全球暫緩聲明,僅限制人類臨床的生殖細胞研究,不被允許編輯精子、卵子和胚胎的基因。據悉,全球約30國都直接或間接禁止這種基因編輯。

聲明起草人之一Eric Lander表示,暫緩並非永久性,希望各國在這5年內應先針對基因編輯進行廣泛公共討論,取得共識後再決定是否繼續禁止或開放實驗。專家更提議,希望透過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來負責國際規範,審查各國提出的實驗申請,並設立全球基因編輯觀察站來監測。

研究機構各有支持 有研究員籲全面禁止

這項聲明獲得美國國衛院等機構支持,美國國衛院院長Francis Collins向《衛報》表示,「我們必須釐清這可能是一條人類尚未準備走上的道路,不是現在,未來也可能永遠不會。」

然而英國皇家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國家醫學院僅表達相同擔憂,並無替聲明背書。另一「CRISPR/Cas9」重量級人物Jennifer Doudna博士也無參與連署,她認為,在科學、技術和倫理問題得到解決,且公眾也達成共識前,這項技術應永遠禁止。

參考資料:

1. Scientists call for global moratorium on gene editing of embryos.

2. After China’s gene-edited baby debacle, CRISPR scientists want a moratorium.

3. Eric Lander et al, Adopt a moratorium on heritable genome editing. Nature 567, 165-168 (2019). doi: 10.1038/d41586-019-00726-5.

【延伸閱讀】鍛鍊腹肌難消腰間肉 局部雕塑可解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截自全景以及浙一院報 美國癌症組織認為,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 研究發現,大蒜中含有的鍺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和癌細胞的生長,且大蒜素能有力地殺滅體內的細菌和黴菌,從而阻斷了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 而大蒜素的生成是經生大蒜被搗碎或用口嚼碎後,其中所含的大蒜素...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 全民健康網)   很多人的人生第一次下鍋炒的菜:荷包蛋!是不是? 這個蛋,到哪兒都是美食好幫手!雞蛋餅、雞蛋捲、雞蛋羹....炒雞蛋、燉雞蛋、蒸雞蛋....家家戶戶的冰箱裡都少不了這個蛋!但是,我們對於雞蛋又了解得太少,總以為就是能填飽肚子的蛋而已!其實不然!...

閱讀詳情 »

圖片截自鳳凰網以及搜狗百科,下同 魚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是大眾喜愛的家常菜,魚肉低脂肪,富含營養,尤其是深海魚類更是號稱“水中黃金”。可誰又能想到,有些長期深受人們喜愛的魚類竟然毒似砒霜,經常吃它健康受損、慢性中毒還可能危機腹中寶寶!哪些魚天生有毒絕不能吃?吃魚的禁忌有...

閱讀詳情 »

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是如此的“龐大”,胖子們的悲哀,瘦子們永遠不懂啊。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一位名為珍·戴維斯(Jen Davis)的攝影師,用十年的時間試圖通過記錄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去感受一名肥胖者“在世界中的位置”,從而激勵自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