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啖秋蟹眼出血 原來是糖尿病惹禍

大啖秋蟹眼出血 原來是糖尿病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歲男子,日前大啖秋蟹又喝啤酒,導致眼睛通紅,有如卡通火影忍者中的「寫輪眼」,甚至一度喪失視力,他緊急到醫院就診,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糖尿病引起結膜下的血管破裂,導致眼睛嚴重出血,所幸及時開刀治療,目前逐漸恢復視力。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明霖表示,結膜下出血是眼球表面的微血管破裂而造成出血的原因,有人因為過敏眼睛癢而揉眼睛,或腹部過度用力,如咳嗽及用力解便引起靜脈壓升高,都可能造成結膜下出血,讓患者的眼睛看起來一片血紅。

蔡明霖指出,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其血管彈性變差、構造較為脆弱,視網膜發生血管病變的機率較高,也容易導致眼睛的微血管破裂,尤其40至60歲的民眾常因過去沒有病史,容易忽略了身體的狀況。

「結膜下出血是身體的警訊!」蔡明霖提醒民眾,若眼睛在1年內發生3次以上出血狀況,代表血管結構已出現異常,千萬不要因症狀好轉就輕忽不管,應進一步接受檢查,找出病因,避免出現併發症而危害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2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去年適逢龍年,生育率高漲,據內政部統計,101年共有23萬4599位龍寶寶誕生。隨著新生兒增加,產後憂鬱人數也相對提昇,醫師提醒,7至8成的新手媽媽在產後3週內情緒特別低落,但家人如果沒有充分關懷,10-15%會有產後憂鬱症,這時若不就醫治療,對媽媽和寶寶都會造成一輩子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6歲前的嬰幼兒,因邏輯、抽象學習等能力仍不足,多仰賴肢體與器官等感覺學習,尤其嬰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較易受到教養、環境等因素影響,甚至當感覺統合失調時,也會成為嬰幼兒情緒不穩的關鍵。父母在與嬰幼兒接觸時,通常會有較多的肢體動作,像是擁抱、親吻等;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58歲的男性患者,最近幾個月來,在左側鼠蹊部發現1個約2公分的棕色斑塊,當時以為是老人斑而不以為意,後來斑塊發生抽痛的感覺,至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診斷後,確診為惡性皮膚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梁仲斌表示,由於患者鼠蹊部的棕色斑塊的邊緣呈不規則形狀,懷疑不是一般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成功控糖30年的前總統李登輝,為響應糖尿病弱勢病友募款,拋磚引玉捐出親筆落款磁盤做為義賣。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表示,糖尿病友積極使用胰島素,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風險,但世界上有許多因當地欠缺醫療資源,無法積極控制的病友,透過這次義賣,希望帶動民眾支持糖尿病友的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