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學新鮮人 六項原則建立人際關係

大學新鮮人 六項原則建立人際關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大學剛開學,大一新鮮人進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大家彼此都不熟識之下,該如何展開新的人際關係?向來害羞膽小的你,該如何有所突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指出,大學生趨漸成熟,不再是高中生或是國中生無法自主的年紀,應該要開始學習自主、負責與選擇。

大一新生到新環境,往往既陌生又心急,且會急於想找一個和自己相似的同學,免於自己落單。葉雅馨主任指出,大約在學期中,同學間彼此了解之後,例如知道你是什麼都不參與的、衝突感較高者、不太願意合作的,這類同學通常會被排擠,因此開始會有小圈圈出現,志同道合者就會相處在一起。

所以,大一新鮮人進入一個新環境,該如何與自己也與其他同學建立良好的關係,而不被排擠呢?葉雅馨主任提出以下六點供大家參考:

1、自己心態上調適:有可能此大學不是第一志願,所以在心態上要有所調整,如果要準備轉學考,在這半年可以先適應學校生活,去感受及享受,給自己多一點彈性,此彈性包含同學、老師、座位環境,再決定是否要轉學。

2、廣結善緣:以東方人來說,通常到一個新環境,大多人屬於被動,因此要主動學習認識同學、結交新朋友、在課堂上勇於提問。

3、與人為善:先丟掉刻版印象,不要以人的長相來挑選同學,且排斥長相不佳者,先試著說話了解再做決定。

4、趨漸成熟:其實自己可以選擇、決定要做怎樣的人,要像以往一樣依然很害羞被動?或是學習勇敢當一個主動者?

5、盡本份:認清自己的角色,學習是主要,在時間分配與不耽誤課業的情況下,再去做多餘的事情,例如打工、社團、夜遊等等。

6、為自己負責:開始學習為自己負責,出了問題,不要再怪罪父母,學習當一個成熟的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0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全台有5萬人罹患巴金森病,65歲以上老年人中,每100名就有1人患病;不過,年輕人也可能罹病。醫師提醒,當出現肢體顫抖、關節僵硬、行動緩慢、步態不穩,常見徵兆中只要符合2項,就應儘速就醫檢查。 積極治療與病共處25年 53歲的曾國修,28歲那年突然感到肩膀疼痛及僵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0多歲的林先生,有B肝病史,曾兩度罹患肝癌,所幸早期發現腫瘤僅1、2公分,手術治療已康復;4年多前,肝腫瘤又復發,且血管包圍肝腫瘤而無法手術。醫師建議透過「多針電燒術」,將肝腫瘤及血管完整燒灼清除,可有效避免再度復發。 血管包圍肝腫瘤難切除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消化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女性得乳癌,就一定會失去乳房?那可不一定。新光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傳統治療早期乳癌,多半是先手術切除,再用藥治療。近年來,「術前治療」觀念越來越盛行。這種治療方式與傳統方式相反,可在手術前根據患者基因表現不同,量身打造用藥策略,之後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男人對小孩的教養態度,是小孩成長主要關鍵。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男人養育小孩時,如果樂在其中、很有自信,小孩到了9歲或11歲,就會比較開心,較不會出現行為問題。 父親角色 影響小孩行為發展 研究計畫主持人英國牛津大學查理斯‧歐旁多博士表示,在嬰幼兒時期,父親角色會深深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