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寒時節皮膚乾癢問題多 冬季乾癢vs.乾癬差別在哪?

大寒時節皮膚乾癢問題多 冬季乾癢vs.乾癬差別在哪?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節氣來到「大寒」,是1年當中最冷的時節,冷颼颼的天氣導致許多中老年人的皮膚嚴重乾癢。中醫師鄭愛蓮指出,近期門診中常遇到把冬季乾癢誤以為罹患乾癬的患者。究竟乾癢和乾癬存在哪些差異?事實上,乾癢只需要經過整個冬季跨至初春的保養與治療,就能完全恢復健康皮膚,而乾癬卻需要長達3至6個月的治療時間。


冬季乾癢和乾癬的差別? 哪些人到了冬季容易乾癢?


鄭愛蓮解釋,醫學上認為,冬季乾癢是由於皮脂腺和皮膚保水功能退化,無法分泌足夠的油脂對抗乾燥的天氣,於是開始出現乾癢、形成皮屑,嚴重時會產生紅腫和刺痛感,被稱為「缺脂性皮膚炎」;而乾癬則是屬於自體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皮膚發炎和角化性疾病,屬於全身性疾病,皮膚會出現明顯的紅色斑塊和白色皮屑。


鄭愛蓮表示,從好發族群來看,冬季乾癢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發生部位可能在四肢、頸部和背部;乾癬則可能發生在各年齡層。據中醫原理認為,冬季乾癢患者通常氣血較虛弱,天氣溼熱時不太會出現症狀,一旦到了冬天,氣血運行會更加遲緩,導致乾癢難耐。


冬季乾癢者可多吃補氣血食物 乾癬患者則忌大熱補


治療上,冬季乾癢患者會優先以補氣血和止癢為主,內服中藥改善氣血,外用含中藥材萃取的植物性乳霜保溼、止癢,約1至2周就能感受到明顯的成效,飲食方面可多吃藥膳、牛肉、羊肉和豬肝等補氣血的食物,可適時補充一些營養品,但海鮮應盡量避免,以免因皮膚脆弱而引發過敏。乾癬治療則相反,飲食上不宜大熱補,治療相對複雜,至少需3到6個月以上的療程時間。


鄭愛蓮提到,1位70歲的老先生求診時,四肢、頸部、背部和腹部都出現乾癢,甚至影響睡眠品質,看診後開始服藥並擦藥,1周後明顯感覺乾癢症狀減少,治療兩周後,乾癢部位只剩下頸部和大腿局部,不僅如此,睡眠品質也好了許多,待乾癢症狀消失後,只需要多調理氣血1至2個月,就能完整改善體質,大幅降低復發機率。


中醫建議這樣做 幫助擺脫冬季乾癢困擾


除了治療外,在日常保健上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舒緩冬季乾癢呢?鄭愛蓮建議冬季乾癢患者可以吃炒豬肝或豬肝湯。從市場買豬肝回來後洗乾淨,切片切成自己喜歡的厚度,用太白粉和酒醃半小時,讓豬肝軟嫩,再煮一鍋熱開水把醃好的豬肝放進去川燙一下,藉此將寄生蟲和抗生素排掉,接著另煮一鍋水,加薑絲和豬肝煮湯,或是油炒自己喜歡的配料,最後加上豬肝拌炒即完成,是簡單又平價的補血料理。


另外,在洗澡時應留意水溫不要太高,使用肥皂取代沐浴乳,避免過多添加物加重症狀,並加快洗澡速度。洗澡後使用滋潤肌膚的藥用植物性乳霜,因保溼、止癢而又不過油,一天多擦幾次也無妨。鄭愛蓮提醒,如果症狀真的搔癢難耐,可輕輕拍打緩解,避免用指甲抓。只要生活上多注意並持續配合治療、定期回診,很快就能擺脫冬季乾癢。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默沙東口服藥抵台 張上淳:台灣是亞太地區第2個取得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台、日桌球界CP江宏傑、福原愛夫婦婚變相關新聞報導得沸沸揚揚,讓大眾困惑的是,兩人夢幻童話故事般的異國婚姻,各種曬恩愛行為,好像突然一夕之間成為幻影,戳破大眾的粉紅泡泡。然而婚姻關係的好壞,並不能從外在的親密行為、社群軟體的照片PO文來衡量,同時婚姻關係是不斷變動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的中年婦女最近身材日漸發胖,原先懷疑是更年期症狀而不以為意,但肚子明顯隆起,且感覺有東西在滾動,擔心是腫瘤在作祟,故前往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檢查。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該名婦女發福的原因並非更年期,而是意外懷孕了!而且寶寶已經有五個月大,這名婦女知道後感到相當震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體免疫疾病病友莫名呼吸喘,當心續發肺動脈高壓!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蔡長祐表示,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高壓日,為提升大眾和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對於肺動脈高壓的認知,高雄榮民總醫院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與重症醫學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以及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台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乳癌治療與生育需求可以同時兼顧嗎?茱麗葉乳房醫療團隊醫療長,目前任職於澄清醫院乳房醫學中心葉大成醫師表示,年輕型乳癌患者擔心化療影響生育能力,應做生育功能保存的諮詢,鼓勵患者面對乳癌治療時,有任何人生規劃及生育需求,勇於向醫師表達,現在都有良好的藥物策略兼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