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大師對談/看見自己的陰影 專訪榮格心理學博士莫瑞‧史丹|魅麗雜誌

大師對談/看見自己的陰影 專訪榮格心理學博士莫瑞‧史丹|魅麗雜誌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看見自己的陰影

專訪榮格心理學博士莫瑞‧史丹

大師對談/看見自己的陰影 專訪榮格心理學博士莫瑞‧史丹|魅麗雜誌 

一群熱衷榮格心理研究的專業人員,通過國際分析心理學會的申請,二○一○年在台灣成立「台北發展小組」,兩年後更名為「台灣榮格發展小組」。由於他們的積極推動與參與,幾年來相繼邀請許多國際知名的榮格學派專家,在台灣進行多方交流與對話。此舉,讓許多想深入瞭解分析心理學的人,不再單靠飛往西方取經,便能汲取他們的寶貴精華。

 

非常難得,本期採訪到國際知名榮格理論專家莫瑞‧史丹博士。在眾多榮格的學說中,我最想跟讀者分享的,就是每個人身上都具備的「陰影」。我個人就是因為看見自己內在隱藏的眾多陰影,才開始踏上自我探索的道路。這二、三十年來,即便做了許多調整及努力,但發現陰影依然存在,或許換了不同的方式呈現,但,我必須承認,它還在。

 

「陰影」(shadow)的概念,最初由大師榮格提出來,如果想得到最佳的詮釋,史丹博士絕對是一時之選。不只他在專業上的訓練,我更看重他七十年來的人生歷練與智慧。畢竟,理論終歸是理論,沒有被體驗過的理論,無足輕重。而從史丹博士年輕以來在宗教上的追尋與心理學的鑽研來看,被視為「有靈魂的」榮格心理學。

 

 

---------------------Q&A-------------------

 

賴佩霞:我總覺得不曾接觸過心理學的人,實在可惜。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陰影」?很多時候,我們被自己的陰影掌控,卻不太願意去談論,或對它無能為力。

 

莫瑞‧史丹:通常人都不喜歡責難自己,比較喜歡責怪別人,覺得問題都是因別人而起。問題是,我們根本沒辦法客觀地去看自己。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有些時候,也不是故意對人無禮,只是對自己的行為沒有覺知罷了。我們沒辦法像鏡子一樣,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往往是不公正的。

 

賴佩霞:如何清楚自己的「陰影」?

 

莫瑞‧史丹:我們之所以沒辦法看見自己的陰影,是因為它總是在我們身後。發現它最好方法就是去問身邊最親密的人,無論是家人或朋友,你可以請他們誠實地告訴你,因為他們比你自己看得更真實。有時候,他們給的意見會和你的認知有差異,難免不容易接納,但在這個過程中,對方也會看見自己的陰影。

 

人最困難的,就是接納別人直接的回應,看見自己的陰影。但是,也只有當看見自己的陰影,才能處理、面對它。要做到這點,尋求支持是個好方法,找個人接納那個沒那麼好的你,讓你在那個安全的互動裡映照出自己的好與不好。我們可以用比較好的方式來表達真心話,而不是直接攻擊對方的陰影。

 

心理學裡談到「分裂」的概念。我們常以為自己是某種樣子,但其實我們也有它反面特質的存在,只是沒有意識到而已。心理學的工作,就是在意識上建造一座橋樑。藉由分析、陳述,當事人會開始理解自己更深層的內在。如此一來,隱藏在陰暗中的內在,便可以逐漸被整合進來。

 大師對談/看見自己的陰影 專訪榮格心理學博士莫瑞‧史丹|魅麗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75期 /12月號】

 

【《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書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加措活佛 格言整理:第五章 人生是一場修行 只有放得下,才能將該拿得起的東西更好地握住。 人生總是在告別中走向明天;告別過去,才能更安然處於當下。 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 用淡忘的智慧讓自己灑脫一點,就會看到更加美好的風光。 接受,並不是甘於認...

閱讀詳情 »

書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加措活佛 格言整理: 第六章 智慧源於生命的起伏 我們拚命想要快樂,但又常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快樂。 承認錯誤的意義在於避免錯誤;如果沒有做好認錯的準備,就必須做好一錯再錯的準備。 在困難面前,你強它則弱,你弱它則強。 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

閱讀詳情 »

  書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加措活佛 格言整理: 第七章 生活需要一種姿態 能使我們堅強的,往往不是順境,而是逆境。 人在某些時候沒有做過蠢事,就不會促成聰明的事。 苦難永遠都是頓悟的靈光。 身體累不可怕,怕的是心累;凡事不要鑽牛角尖,讓自己背負沉重的思想包袱。 放下包袱輕輕鬆...

閱讀詳情 »

書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加措活佛 格言整理: 第八章 愛是人生最好的營養 不要等待,因為我們不知道等待要花費多少時間;人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等待。 趁著還有機會去珍惜,就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付諸行動吧! 相伴時一定要珍惜,牽手時一定要緊握,因為一旦分開、鬆手了,再見時就不知是在哪一世。 與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