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大掃除好痠痛!2步驟檢查「媽媽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大掃除好痠痛!2步驟檢查「媽媽手」

過年快到了,又是婆婆媽媽們忙碌打掃的時節,當心手部在過度使用下,一不小心就「媽媽手」,嚴重時還會干擾日常生活,扭轉毛巾、開門鎖、騎車都出現困難。

 年輕人常滑手機 也可能患媽媽手

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曾齡慧說明,「媽媽手」並非媽媽的專利,現代人不論男女老少,人手一隻手機、平板,不只中老年易患病,年輕人也可能因為反覆使用3C產品,造成手指肌腱腱鞘發炎,而得到媽媽手。新手媽媽擠奶、抱小孩,長期施力不當也可能出現媽媽手。

患「媽媽手」會出現拇指基部外側手腕出現局部壓痛、紅腫與發熱,容易在大拇指伸展時,引起手腕外側疼痛。建議可利用簡單2步驟方法檢測媽媽手,(1)將四根手指頭握拳包覆大拇指,(2)手腕往小指側伸展,如果拇指基部手腕疼痛,就可能是「媽媽手」。建議盡早尋求復健科醫師評估與治療,以免發炎惡化、疼痛加劇,甚至局部沾黏,影響手指肌力與靈活度。

大掃除好痠痛!2步驟檢查「媽媽手」除了口服藥物 還可復健、物理治療修復

治療媽媽手的方式,除了適度休息、口服消炎止痛藥減少肌腱腱鞘腫脹,還可穿戴保護性副木,給予拇指和手腕適度支持與固定,減少拇指肌腱牽扯,維持自然姿勢。也可搭配物理治療如超音波、電療,促進藥物導入、減緩疼痛。手指、腕部的治療性復健運動,緩和伸展肌腱與關節,兼具治療與預防效果。

曾齡慧醫師提醒,若是頑固性症狀、保守治療不佳的患者,還可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注射治療,怕打針的患者則能考慮震波治療,促進組織修復而減緩疼痛。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媽媽手發生,減少過度使用與不適當施力,平日搭配手指、腕部伸展運動與漸進式阻力訓練,是保養萬能雙手的不二法門。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年約19歲男大生近日觀察小便,發現顏色多呈現茶葉色,且臉色逐漸變黃,擔心罹患肝病,至肝膽腸胃科就診發現,患者的膽紅素偏高但肝功能指數正常,合併不正常、原因不明的貧血,因此細心的將患者轉至血液腫瘤科,安排檢驗後確診為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使用類固醇,患者症狀漸漸改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孩子成長過程中,「生長」與「發展」均衡並進才是最重要的。除了遺傳、環境等諸多因素,並非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循著相似的順序與速度,有些症狀的發生也可能是因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導致,父母應隨時觀察、關心孩子,避免錯失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 台灣每年平均15,000名嬰兒可能有...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提重物、走樓梯越來越吃力?「顧骨本」不該只是停經後婦女與銀髮族的專利,年輕族群也更應該小心預防!依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報告指出,50歲以上男女骨質疏鬆盛行率分別為23.9%及38.3%。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達14.36%,...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50歲王姓男子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近5年,雖然有規則的服用藥物、定期運動並控制飲食,飯前、後的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很正常,最近運動時常覺得體力不支,出現失眠、腸道不適等症,抽血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卻明顯退步,患者擔憂需要洗腎,經中醫師進行中藥調理,並持續服用西藥,半年後再次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