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人數增 醫:少吃燒烤紅肉及加工肉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健局4月底剛公佈的20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4度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短短一年就上升12.4%。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指出,造成大腸癌的關鍵原因就是吃太多肉,尤其經過高溫燒烤的紅肉,以及香腸等加工肉品,都是致癌元兇!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說明,動物性脂肪經過150度以上高溫加溫2分鐘,就會產生致癌物,最常見為苯比;動物性胺基酸經高溫也會產生異環胺致癌物,尤其是經燒烤的紅肉;此外,香腸等加工肉品恐含有致癌物亞硝酸鹽。

一般認為,年齡50歲以上的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增加,但目前台灣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3%是二、三十歲年輕病患,十多歲的個案更時有所聞。王輝明表示,年齡層下降的重要因素是環境污染,被污染的肉類,再經高溫燒烤、油炸,吃下肚變成致癌物。

王輝明指出,癌症生成主因是細胞基因的改變,而擁有特定基因的高危險群,更要注意飲食控制,以免增加罹癌機會。

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第一類是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患者,大腸內可能有數以千計的息肉,若不治療,100%會變成大腸癌;第二類是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患者,這類病人有大腸癌家族史,且發病年齡早,並可能合併卵巢癌、乳癌、或胰臟癌等其他部位癌症;第三類則是曾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如罹患潰瘍炎性大腸炎、其他骨盆腔內惡性腫瘤並接受過放射線治療,以及曾患大腸癌並已治癒者。

「大腸直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治癒率高達8-9成!」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指出,目前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並非等比上升,只要早期檢查並積極治療,大腸癌早期的五年存活率都在8-9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直腸癌最明顯的症狀-血便,常被認為是痔瘡出血而延誤就診,大腸直腸癌的血便呈暗紅色,血會混在糞便中;痔瘡出血則為血紅色,與糞便分離。糠榮誠提醒,高危險族群切記每兩年就應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有效提高治癒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19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 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好發族群包括膝蓋不當使用者、銀髮族等,58歲以上長者,每5人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60歲以上,約半數都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70歲以上長者更有70%以上罹患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其中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知道自己的就診醫院等級是什麼嗎?根據生福利部分類,台灣醫療院所目前分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基層診所」等四級,共計有23家「醫學中心」醫院、3家「準醫學中心」級醫院。彰基醫學中心發言人周志中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常因不瞭解分級醫療制度,導致生病時未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60歲黃女士因為健康檢查發現心臟擴大,平日活動時偶爾微喘,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心臟科門診檢查,醫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同期亦有另一位20多歲女性成人因為心雜音與爬樓梯微喘,也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2位病人經由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傅俊閔醫師安排心導管手術,順利關閉心房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40歲的女性君君(化名),多年前曾因子宮肌瘤開過三次刀,且均透過傳統手術進行,每次術後都需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修復,再加上第二次術後有嚴重沾黏,讓君君時常發生腹痛問題,在反覆動刀加上沾黏併發症之下,君君感到身心俱疲。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