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復發機率高 想要保命這件事千萬要確實做到

大腸癌復發機率高 想要保命這件事千萬要確實做到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1歲楊先生4年前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第1次腸胃鏡檢查,發現大腸內有3顆大小不一的瘜肉,其中1顆1.2公分,切除後診斷為管絨毛狀腺瘤合併局部黏膜內腺癌,此為0期大腸癌,由於癌細胞僅在局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因此用內視鏡切除後也不需再接受化學治療,醫師建議每年定期追蹤,但楊先生心存僥倖並未按照指示規律檢查,結果再發現數顆瘜肉,且為易發展成癌的腺瘤性瘜肉。

 

個案楊先生有40年吸菸習慣,初次診斷出0期大腸癌時,沒有戒除菸癮就是導致後續瘜肉再復發的危險誘因;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抽菸、無運動習慣、肥胖、糖尿病、家族病史相關,且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高於女性。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表示,腸癌95%是由大腸瘜肉發展而來,若大腸癌在初期就被發現,並配合手術切除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但高治癒率並不等於完全不會再度復發。

 

大腸癌在確診及接受初步治療後,不論期別後續都應定期追蹤。一般而言,大腸癌如有復發多半會集中在術後2至3年,梁程超強調,這段期間務必嚴格接受定期追蹤,除1年1次大腸內視鏡篩檢外,還可安排做每年1次的胸腔、腹腔、骨盆腔掃描檢查、每半年1次的血液腫瘤標誌檢驗,了解有無復發跡象及早把握治療先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現代醫學快速進展,治療晚期肺癌己有許多對策,延長患者存活期!肺癌患者確認時多數無法接受,經由醫師耐心溝通、專業評估協助下,共同討論治療方向與策略,每月定期回診追蹤拿藥,長期穩定控制肺癌,並保有良好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三元素 理解、溝通及尊重   高雄長庚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今年的夏天實在太熱了,每天的溫度都屢創本世紀新高,就連原本穿長褲的族群也受不了酷熱,短褲、短裙紛紛出籠;但對有粗壯小腿、蘿蔔腿或自覺小腿不夠細的的人來說,卻是件相當苦惱的事,這時,透過醫美療程來瘦小腿變成為熱門的選項。 小腿型態分3種 真正了解自身情況才能對症治療 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鍾欣凌演繹偏頭痛一族 衛教民眾別輕忽工作高壓頭就痛!「國民婆婆」鍾欣凌擔任衛教大使,演繹飽受偏頭痛折磨的職業婦女及家庭主婦,呼籲民眾別輕忽偏頭痛帶來的影響。「偏頭痛是很頑強的東西,就像一個水銀在你的頭腦裡頭晃啊晃…」鍾欣凌分享道,「醫師衛教內容說,偏頭痛如果沒有太嚴重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健檢的習慣嗎?尤其慢性病患早期症狀輕微或不明顯,若沒有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態,一旦誘發恐得接受長期治療。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慢性病患一旦感染流感,甚至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所引發的併發重症與死亡風險較一般人高,因此更應注重定期健檢的重要性。養成定期健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