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發生率連年增高 排便出血就應提高警覺!

大腸癌發生率連年增高 排便出血就應提高警覺!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女性在生產後飽受痔瘡之苦而經常出現血便,即使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為陽性,也以為只是痔瘡出血,並未進一步就醫。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視鏡中心主任黃洸偉說,「出血」是項重要警訊,只要發現血便務必盡速就醫,找出病因。

 

63歲的陳媽媽於2年前退休,從年輕時就一直有痔瘡問題,但並未積極就醫,最近接受國民健康署成人健康檢查時,即使糞便潛血反應為陽性,卻一點也不意外,仍自認是痔瘡流血。

 

在女兒的陪同下,陳媽媽才至醫院接受「無痛腸胃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大腸內有幾處大小不一的瘜肉,瘜肉中還包含有高度癌化風險的管狀絨毛腺瘤瘜肉,最大的約有2公分,這也是造成她血便的原因。

 

黃洸偉指出,糞便帶血是腸胃科門診常見的問題,原因包括痔瘡、肛裂、大腸瘜肉、大腸炎、大腸憩室症,甚至是大腸癌。不少民眾患有痔瘡,因此發現便血時就直接聯想到痔瘡,而未進一步接受檢查。

 

台大醫院與長庚醫院1項研究發現,無症狀且屬於一般風險的民眾同時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與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在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確診個案中,約45%為腺瘤型瘜肉及大腸癌,另55%為痔瘡、增生型瘜肉,或其他原因。

 

由此可見,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如為陽性,確實為大腸癌的候選人;雖然有5成以上機率為良性病灶,但仍應積極就醫,透過大腸鏡找出病因,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在10大癌症中排行第2,從2013年後,每年大腸癌發生人數都超過1萬5千人,2016年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1.29人。

 

黃洸偉指出,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罹癌風險將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通常好發於50歲以後,如果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並予以切除,就能降低大腸癌威脅。

 

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非常方便。若糞便潛血篩檢結果是陽性,則建議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有一半機率可能為腺瘤型瘜肉及大腸癌,不可不慎。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現在很多女性逛街或者上班總會往自己身上噴灑香水,一方面可以增強自己的魅力和自信,另一方面可以抑制汗臭味,但是中國香水造假行業水很深,假貨離我們並不遙遠。可能你在用的是一些用有害化學物質提煉的毒香水,其實養生界裡也有一些可以讓我們自然散髮香氣的食療喔,一起往下看看吧! 茉莉枸杞銀耳羹 食材:銀耳10g...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豆漿不夠濃,是黃豆粉沖泡?豆漿可保存2周,是加防腐劑?長庚科技大學發表「豆漿白皮書」,破解坊間包裝豆漿謠言。專家指出,豆漿濃淡是因品種、製成方式不同,而經過超高溫滅菌,不需添加防腐劑,也可保存13至15天。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主任許青雲表示,現今食品大廠的豆漿通常使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癌症病患在治療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痛苦難耐的時候,臨床上多給予止痛劑來解緩疼痛;其中又以嗎啡為最常見的止痛藥,而許多病患都想知道,究竟嗎啡會不會上癮,有沒有不可逆的副作用呢?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林欣潔藥師表示,嗎啡為一種強力的「鴉片類藥物」,多用來改變身體對疼痛所產生感覺...

閱讀詳情 »

久坐在辦公桌前不僅讓人心情鬱悶,更有可能坐出個大屁股身材走樣。或許就是因為上班時的久坐,才讓下班後體育活動越來越盛行,也意外培養出不少運動達人。如果你還在猶豫要從哪個運動下手比較好,不如參考一下大家常去的運動場所及運動經驗分享再來思考也不急喔。說到下班後運動,最多人會選擇「跑步」當入門款。除了到哪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