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腹膜轉移溫熱化療爭存活

大腸癌腹膜轉移溫熱化療爭存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中慈濟醫院治療大腸癌腹膜轉移病人,積極採用腫瘤減積手術加溫熱化療,兩年平均存活率達八成。以106年第一位病人為例,存活至今近五年,更是同類病人三倍多。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指出,腹腔溫熱化療技術已臻成熟,可望為大腸癌後期病人爭取延長存活期。

腫瘤減積手術合併溫熱療法 存活率高達5

邱建銘醫師以57歲陳先生為例說明,106年第一次接受腫瘤減積手術合併腹腔溫熱化療至今,身體狀態平時都幾乎沒有症狀,總是精神奕奕,一點都看不出是癌症病人。治療期間,醫療團隊持續定期追蹤,一發現任何狀況馬上處理,到今年7月為止,前後做過5次手術、60次化療與2次腹腔溫熱化療,至今已存活近5年。

術後腹腔溫熱化療 身體條件允許才可行

大腸癌連續多年是臺灣癌症發生率首位,腹膜轉移的大腸癌後期病人治療預後通常不佳,以往術後即使接受新式化療藥物,存活時間幾乎都不超過一年半。邱建銘主任表示,臺灣引進腹腔溫熱化療後,情況已出現轉變。醫師在大腸癌腹膜轉移病人腫瘤減積手術過程,儘量清除病人腹腔內的惡性腫瘤,直到肉眼可見的乾淨程度;灌注在體內的化療藥物則搭配特殊機器,維持42度以上高溫,以發揮消滅癌細胞療效。

邱建銘主任表示,手術後的腹腔溫熱化療灌洗時間需90分鐘以上,對病人來說,過程十分辛苦,術前必須經醫師評估,擁有較佳的身體條件才能接受這項治療。

【延伸閱讀】

越熬夜越瘦不了? 充足睡眠提升「瘦體素」分泌

華人科學家第一人!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獲「威爾許化學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買了新鞋子磨腳、長時間運動後,脫下鞋發現長出腫腫的水泡,走起路來特別疼痛,小水泡該怎麼預防呢?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穿著不合腳的鞋子、過度摩擦肌膚、穿新鞋子咬腳等都是導致水泡的常見原因,為了能預防水泡的生長,足部專家Georgeanne Botek提供五種方法,遠離水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提升民眾對「帕金森氏症」的重視,每年的4月11日訂為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ay)。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是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失智症,好發年齡為50至60歲,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65歲以上者盛行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再添1例新冠死亡案例!今(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案889雖2月22日因符合規定解除隔離,但4月8日因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隔(9)日死亡,個案感染源不明,在部桃群聚事件中染病,目前台灣新冠死亡共11例。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新冠死亡病例案889,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明(12)日牛津AZ新冠疫苗將擴大至第2順位與第3順位施打,但國內打氣不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僅施打24,658人次,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新北市長侯友宜,都將在明日接種疫苗望提高打氣,合約醫院也將目前110間,4月16日提升至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