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80歲的伯伯,因血便來門診檢查,經過大腸鏡檢查,在直腸上段發現3公分左右的腫瘤,經由3D腹腔鏡手術,順利切除病灶,術後一周即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治療大腸直腸癌 常見腹腔鏡微創手術
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盧延榕表示,腹腔鏡微創手術是目前大腸直腸癌手術常用的外科療法,此一手術與傳統切開腹部手術相比,傷口較小,只有3至5公分,術後疼痛較輕,病人很快就可以下床活動,住院天數大約為5到7天,這些都是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優點。
3D立體影像 病灶無所遁形
如今腹腔鏡微創手術已經發展到3D立體影像顯示。盧延榕醫師說明,除了原本使用高畫質和高解析的2D平面造影外,透過3D影像系統,腹腔內各個器官都可以立體方式,更清晰呈現在螢幕上,幫助手術醫師手眼更加協調,精準保留重要神經血管及周邊器官,並把大腸直腸腫瘤及周邊區域淋巴組織完整切除乾淨,避免有殘留癌細胞,導致日後復發。
3D腹腔鏡微創手術精準 增加肛門保留機會
盧延榕醫師強調,根據採用3D腹腔鏡微創手術的臨床結果,與傳統腹腔鏡微創手術相比,它有幾個優點,首先是增加病患肛門的保留機會,因為3D手術可以提供精確空間定位,手術更加精準,可以保留肛門功能。
另外,3D手術也可以保護泌尿生殖系統的神經功能,避免不必要損傷及出血量,且視野廣達110度,病灶無所遁形,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