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腸直腸癌的日常保健:飲食篇

大腸直腸癌的日常保健:飲食篇

最新發布103年的十大癌症死亡率,大腸直腸癌僅次於肺癌肝癌,位居第三位。其實大腸直腸癌與飲食習慣習習相關,只要吃得健康,就能降低罹病機率唷!跟Mary一起學習健康吃,對抗大腸直腸癌吧!

 

大腸直腸癌的日常保健:飲食篇

 

預防大腸直腸癌的日常飲食建議:

 

1. 高纖食物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蔬菜、水果和全麥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等成分,可能因為蔬果纖維能加速可能的致癌物通過腸道,故能降低癌症發生率。

 

在蔬果選擇上,建議多元攝取各色蔬果,如

藍色及紫色:藍莓、葡萄、黑莓、茄子

綠色:花椰菜、青椒、菠菜、蘆筍、奇異果 

白色:洋蔥、大蒜、菇類、香蕉、梨子

黃色及橘色:胡蘿蔔、南瓜、柳橙、木瓜、鳳梨 

紅色:甜菜根、紅甜椒、番茄、櫻桃、紅西瓜

 

此外,因年齡與性別不同,每日應攝取蔬果579:

12歲以下兒童:建議每日5份蔬果,包括3份蔬菜、2份水果

12歲以上女性:建議每日7份蔬果,包括4份蔬菜、3份水果

12歲以上男性:建議每日9份蔬果,包括5份蔬菜、4份水果

 

 

2. 以全穀類取代精緻澱粉

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日常可多食用,並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量。

米食:稻米、糙米、紫米、小米

麥類:小麥、大麥、蕎麥、燕麥等

豆類:紅豆、綠豆、黑豆、花豆等

其他穀類:玉米、山藥、地瓜、薏仁、南瓜子、核桃等

 

3. 魚肉、魚油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研究發現,魚油可使抗氧化酵素保持活性,能改變大腸細胞膜的結構及功能,降低大腸癌;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增加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辨識能力,故可預防細胞的變異性,降低結腸直腸癌發生率。

 

因此,每週建議攝取 3-4 次,每次食用手掌大小的魚類,如鮪魚、鯖魚、秋刀魚、鰻魚、 沙丁魚、鮭魚、竹莢魚等。

 

大腸直腸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肝膽腸胃科、大腸直腸外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 魏柏立醫師

 

延伸閱讀:

【大腸癌篩檢知多少】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058

【大腸癌的徵兆】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855

如何預防大腸癌?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109

【大腸作用與罹癌機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6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大腸直腸癌的日常保健:飲食篇

相關推薦

我國今天新增2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分別是案838北部某醫院醫師及案839護理師。特別是案838的活動軌跡中,指揮中心調查發現,他曾先後到訪大江購物中心、星巴克國際門市、振宇五金行桃園國際店。發言人莊人祥晚間澄清,兩人曾於9日13時許前往星巴克國際門市停留30分鐘...

閱讀詳情 »

國內再度新增2名本土案例,分別是案838北部某醫院醫師及案839護理師。消息一出,網路上出現一連串揶揄醫護人員言論,讓立委賴品妤今天透過臉書痛批,沒有第一線醫護人員台灣可以這麼安全?這些人知道自己還能夠在那邊用鍵盤發表不堪入目言論也是仰賴醫護人員嗎?台灣爆出北部醫院院內感染事件,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親上...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北部某醫院有兩名醫護院內感染,其中一名病患足跡分布於桃園公共場所。總統蔡英文稍早也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有個原則希望民眾們可以遵守,不要驚慌、支持醫護人員,以及好好落實防疫措施。蔡英文表示,今日已經證實有兩名醫護院內感染,她說,自己有「三個」原則希望大家可以分享出去。第一,一...

閱讀詳情 »

中國河北疫情持續延燒,今天新增21起本土病例,其中疫情重災區石家莊市占了16例,逐漸有向外擴散的跡象。當地政府今天下午宣布,對石家莊、邢台、廊坊進行封閉式管理,人員非必要不得外出,而石家莊、邢台也再度展開第二波全民普篩。(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確診個案出沒基隆? 林右昌連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