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齡女血便以為痔瘡 大腸癌新療法保肛門

大齡女血便以為痔瘡 大腸癌新療法保肛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位53歲的女性患者,在接受光子刀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後,4公分大的直腸癌腫瘤消失不見。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羅元禎表示,接近肛門的直腸癌,立即手術切除有可能切除肛門,恐需終身掛便袋。但術前同步化學及放射治療,已是國際治療直腸癌主流,以保留患者肛門完整為優先考量。

血便誤以為痔瘡 竟是大腸癌第三期

該案例醫師羅元禎說明,這位患者有痔瘡病史,一年來發現持續血便,以為是痔瘡出血,又因大便形狀變細,而求醫於大腸直腸外科門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接近肛門的直腸,有一顆約四公分的腫瘤,再切片化驗和電腦斷層檢查,證實罹患第三期直腸惡性腫瘤。

經癌症治療團隊討論後,由於腫瘤位置接近肛門,建議該患者先實施化療和放射治療,再進行手術切除,目的是希望藉由化學放射治療後,讓腫瘤縮小,進而提高手術時保留肛門的機會。他指出,「因為如果連肛門一併切除,必須在腹部做腸造口,糞便由造口排出收集,將造成患者生活的不便和極大打擊。」

先化療再手術 國際治療大腸癌主流

「這樣的治療程序已是國際治療直腸癌的主流。」羅元禎說,經快活光子刀一個月的療程後,再做大腸鏡檢查,原4公分的直腸癌腫瘤竟消失不見,只留下腫瘤的基底痕跡,進一步做切片化驗,也未發現有癌細胞存在,讓患者喜出望外。

根據國外研究,這類型的患者有10%機會接受這樣的放射治療後,再接受手術時,發現腫瘤完全消失。醫師解釋,從這個案例也顯示,快活光子刀能扮演治癌的積極角色,是給直腸癌患者充滿希望的療法。「不過,雖然直腸腫瘤已完全消失,最好還是將腫瘤基底部分的腸道切除,這才是最完整的治療程序。」

成功保住肛門 維持生活品質

以此個案而言,最大的成就是該患者即使再接受最後階段的手術治療,一定可以減少切除腸道的長度,並完整保留下肛門。由於該患者已獲悉直腸腫瘤已消失,也沒有殘留癌細胞,目前尚未考慮接受部分腸道切除手術,定期回診做大腸鏡追蹤。羅元禎也呼籲民眾,應定期接受大腸直腸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三焦點人工水晶體有多神奇? 英國醫師這樣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國外有研究發現,健康男性規律運動,似乎可以提升精子品質。不過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提醒,男性運動適度就好,若進行跑步等運動,除了不要穿太緊的褲子,陰囊最好盡量維持穩定,若運動過於激烈,不但溫度上升過高,不利精子製造,陰囊也容易因晃動、摩擦而受傷。 胯下溫度過高 不利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冬天冷風呼呼吹,想要使肌膚水噹噹,保養工夫不可少;然而,使用保養品也要注意是否皮膚對此保養品過敏。就有位女子為了配合季節變化,去購買了新的保養品,沒想到臉上卻出現紅疹與脫皮,去皮膚科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對此保養品過敏。 對保養品過敏 出現接觸性皮膚炎 收治這名女子的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曾是躲避球校隊的淑卿,原以為走路會痛只是運動傷害造成的,直到小腿腳踝漸漸腫大就醫時,才發現罹患惡性骨肉瘤(骨癌),為了治療疾病切除至左大腿的1/3並裝上義肢,出社會後,又陸續罹患乳癌,到目前為止,淑卿已罹患6次癌症。 罹患乳癌 切除雙乳發現更危險的侵襲癌 上大學之後,淑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失智症患者常不記得剛做過的事情,但對過去事物卻念念不忘。為此,雙和醫院在失智症專責病房,打造溫馨、復古的布景,並設置一台童玩彈珠台,讓罹患失智症的老爺爺、老奶奶重溫兒時樂趣。 溫馨復古布景 安撫患者情緒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指出,有別於一般醫院冷冰冰的全白牆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