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冷嗑完薑母鴨、羊肉爐冒出5大症狀 當心盲目進補已經傷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隨著節氣已經到「立冬」,不少台灣人總是會趁機補一下!從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羊肉爐、藥燉排骨到十全大補等,全部是熱門選項,但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提醒,同一道藥膳,有些人吃後覺得滋補,但有些人可是會吃出毛病的,可能出現失眠、口腔潰瘍、便秘、痔瘡、皮膚紅疹等上火症狀。

門診就有女病患,個性容易緊張、常感覺燥熱,近一周以來更長了許多大顆色紅的疔瘡,而且睡眠不穩一直作夢,醫師一問之下,原來這些症狀是吃了養生大補鍋後出現的。

梁祐爾說,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適合飲食調理,但是不能盲目進補,需注意平常消化功能,否則越補越虛。尤其,民眾常誤以為天氣冷就要大量溫補來禦寒,殊不知,現代人營養過剩、忙碌、少運動的生活飲食型態,體內常有鬱熱。

梁祐爾指出,加上天冷活動量減少,往往產生「外寒內熱」,此時若大肆進補,便會發生:失眠、口腔潰瘍、便秘、痔瘡、皮膚紅疹等上火症狀,建議立冬溫補時,循序漸進、對症進補才能有效。

點名兩類體質的民眾進補時尤其要謹慎!梁祐爾說,一類是體瘦、長期晚睡、大便偏乾、容易皮膚過敏或長痘痘、身體常覺燥熱,舌頭細瘦加上舌色紅、舌面有裂紋,屬於中醫「陰虛有熱」者;或是肥胖、飲食油膩、臉容易出油、身體困重或痠重、大便軟黏,舌頭形狀胖而舌苔厚,屬於「痰溼內盛」體質者。

梁祐爾建議,這兩類人可用清補、通補的方式,選擇甘潤生津又好消化的食材,例如百合、杏仁、蓮藕、山藥、木耳、大白菜、白蘿蔔等等,痰溼重則加上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等。他強調,冬令進補只是養生保健的一個面向,中醫講究天人相應,還需要注意保暖避寒、休養生息,適當的運動鍛鍊和腦力活動,並注意調整好飲食消化,才有益於養生。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偏鄉部落「網速比網咖還要快!」 國健署推1500名專家線上照護老人

國衛院帶頭衝!台灣、美國技術平台合作 鎖定mRNA治罕病跟癌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翻攝自鎮瀾宮臉書粉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當頭,國內大型宗教遶境活動究竟還辦不辦?在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今(26)日表示大甲媽遶境活動如期舉行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也將正式回應,但在指揮中心拍板之前,國內專家提醒,「南韓新天地教會」及「武漢萬家宴」最後都演變成嚴重群聚感...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從中港澳疫區回台,卻兩度溜出門趴趴走!台北市衛生局今(26)日公布開罰台北市首例的兩度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趴趴走案例,該名男子分別是在20日以及24日被防疫人員發現居然跑出門倒垃圾、甚至到居家附近的賣場買東西,視規定如無物,除了各別開出...

閱讀詳情 »

感冒了怎麼辦?可自行買藥緩解症狀嗎?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一般健康狀況良好者,若只是單純的小感冒的確可以諮詢藥師建議購買成藥來緩解症狀,但若為高齡者、嬰幼童、過度肥胖、具慢性疾病或免疫低下者則不建議自行購買成藥,最好請醫師診斷後再給予用藥建議較為妥當。  小感冒時,雖然不用藥也可靠身體免疫力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