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愛泡湯! 心臟科醫師告訴你要注意這些事項…

天冷愛泡湯! 心臟科醫師告訴你要注意這些事項 hellip;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大陸冷氣團報到,導致全台氣溫驟降,不過溫泉業者的業績卻因此翻紅,湯屋一間難求。但臉書粉絲專頁「搶救急診室」日前貼文指出,連日來已有多起泡溫泉昏倒案例,經醫師詢問事發經過,發現原因多為單獨一人泡湯、身體不適、有心血管疾病、酒後泡湯。醫師提醒,民眾泡湯時除了衡量自身的狀況,最重要的是有人陪同,以免發生意外時無人奧援。

這些人泡湯要小「心」

泡湯時血管擴張,會造成血壓下降,高醫心臟內科醫師朱俊源指出,有冠心病、心絞痛、三高、糖尿病患者,平時可能血壓控制得還不錯,但是泡湯太久時血壓下降更顯著,起身時若未放緩動作,可能導致姿勢性低血壓,不堪負荷而暈倒;此外處於過度勞累、飲酒過後或是脫水未能補充水分的情形下,也有可能在泡湯時昏倒;還有服用血管擴張劑等藥物的患者,也應多加注意。

 溫度別太燙 泡30分就休息

朱俊源指出,泡湯時應注意水溫別太高,以免血管收縮、血壓下降,糖尿病患者由於皮膚反射較差,對熱的感受不那麼靈敏,也曾經出現患者泡到燙傷的情形,不可不慎;泡湯時建議泡30分鐘就起來休息一陣子,注意泡湯環境通風、空氣流通。

冷、熱池別馬上換著泡 以免心臟負荷增加

溫泉湯池常有冷熱池設備,朱俊源提醒,冷、熱池不要馬上換著泡,泡熱池時身體熱、血管擴張,如果立即換泡冷池,血管又收縮,太多血液突然回流心臟,會讓血壓上升、心臟負荷增加,可能會惡化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泡完湯 這些事不可不做

泡湯完若瞬間站起,有可能因為瞬間血壓降低造成姿勢性低血壓,朱俊源建議民眾可採漸進的方式起身;泡湯時身體循環加速,可能導致脫水,因此補充水分也相當重要,這也是為何溫泉業者都會在湯屋內擺放礦泉水的原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1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如果在街頭遇到失智症長輩,你會怎麼做?屏東基督教醫院與超商合作「及早救智」計畫,拍攝街頭實驗影片,測試路人遇到失智症長輩迷路或認錯人,會有什麼反應或行動,結果發現,大多數人選擇冷漠離開,未採取行動協助。以為台灣人會熱情幫忙影片中飾演失智症長輩的演員楊阿姨回想當天拍攝過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好消息!健保署宣布,今年C肝口服新藥名額增加至1萬6440人,並預留原鄉地區670個名額,也將治療第二型病毒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可望讓C肝病人早日脫離肝硬化、肝癌的夢魘。C肝口服新藥 治癒率高達99%健保署去年1月24日起,將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納入給付後,開啟台灣C肝防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瘦身減重ㄧ直以來都是廣大女性關注的話題,日前網路瘋傳ㄧ則「優酪乳減重法」,只要喝1個月就可達瘦身3公斤的訊息,讓不少人蠢蠢欲動。為了窈窕身形,不少人便把優酪乳當成水喝,將其視為甩肉利器,但真有其功效嗎?優酪乳益處多 減重效果因人而異李婉萍營養師表示,優酪乳是以牛奶發酵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國外最新研究發現,醫院施行防跌措施,無法降低跌倒事件的發生,還可能導致「出院症候群」,造成病患出院後,更容易跌倒而再次入院;反倒是多鼓勵病人下床走動並復健,更能縮短住院天數。研究已刊登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醫院怕病人跌倒 施行防跌措施2008年起,美國聯邦醫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