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膠原海綿體 讓你補牙不再受苦

膠原海綿體 讓你補牙不再受苦

(醫美時尚​No.129)

文/高芷瑩;本文特別感謝 陳映瑜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還在擔心補牙時會有機器在牙齒裡鑽來鑽去嗎?根據最新研究指出,當牙齒出現空洞,需要依靠補牙來修護時,可以將有促進生長潛能分子的膠原蛋白海綿塞入空洞,藉由刺激牙內細胞,讓牙齒空洞產生自體修復。還在害怕補牙的不適嗎?「膠原海綿」補牙技術將給你最新的補牙體驗。

Q.為何需要補牙?

陳映瑜醫師表示當牙齒清潔沒有做好或者是牙齒的先天構造致使牙齒堆積食物殘渣變成養分來源,因而造成口腔細菌定居在牙齒表面上,其代謝時所產生的酸性物質會侵蝕牙齒變成坑洞。初期牙齒僅質地改變,尚未變成凹洞時,治療上可以使用滲入型樹脂配合免磨牙的保守方式來做處理。當蛀牙發展到可以探查到有凹洞時,患者在清潔上已經不可能自行維持,因而蛀牙範圍只會持續擴大,此時醫師就會將被感染的牙齒構造移除,再使用填補方式恢復其功能和外型。

現今補牙方法有哪些?

首先醫師會先將蛀牙感染的部分移除,如果蛀牙程度沒有侵犯到牙齒神經的話,就可以單純使用填補的方式,而常見的填補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圖片

﹥﹥樹脂補牙

適用於小範圍的蛀牙,優點是牙色與真牙相近,而因為樹脂對的熱阻隔性佳,不會因吃等熱食物造成敏感,但耐用年限較短,時間久了會有磨損、掉落或變色等問題。

﹥﹥銀汞充填

優點費用便宜,銀粉是牙科最早期使用的材料;缺點是顏色極不美觀,且水銀蒸氣對健康方面的疑慮,再者銀汞對溫度傳導非常快速,容易使牙齒對造成冷熱敏感。

﹥﹥嵌體填補

是用陶瓷模型做出牙齒形狀,黏著在缺損的牙齒進行修補。它可以很好的恢復牙齒的外形和功能,尤其是對破壞到牙齒鄰面的牙洞,長久效果更佳。

未來補牙新招 - 膠原蛋白海綿體

陳醫師表示膠原蛋白海綿補牙在目前還是動物實驗階段,而且也無法取代最讓人害怕的鑽牙過程。我們牙齒最內層的神經腔中生長著具有活性的神經細胞,蛀牙時身體本身會有反應,試圖在內層生成齒質抵抗外在感染。而目前最新研究的「膠原蛋白海綿」,原理就是將膠原蛋白海綿作為一個載體去沾染藥劑,用來誘發、刺激人體的再生功能。並且隨著牙齒齒質再生的過程,利用膠原蛋白可吸收的特性,使凹洞最終達到完全自我填修復的成果。不過其實目前臨床上已經有類似刺激再生能力的填補材料例如MTA、Biodentine,都可實際應用在患者身上並且有非常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民眾不必苦等膠原蛋白海綿的動物實驗成熟,可以和醫師討論自身狀況是否適合用上述材料填補以避免走到根管治療這一步。

想要健康 僥倖心態不可有

陳醫師最後也建議患者若是牙齒出現問題,就要儘快就醫,畢竟牙齒是屬於缺乏自癒能力的硬組織,一旦感到有些不舒服,情況可能已經不能小看,切勿抱持著僥倖心態,以免誤了健康。所以半年一次的定期檢查以及日常口腔清潔都要落實,這樣不僅可以擁有一副健康的牙齒,也可以避免其他疾病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1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32歲的童先生是一名乾癬患者,國3時脖子、耳後,開始出現一塊塊的紅斑,隨後轉移至四肢關節,起初誤以為是皮膚炎,但使用類固醇治療卻反覆復發,直到大學才確診為乾癬。從此之後,他每天花1小時塗藥,且皮膚因藥物刺激容易乾燥龜裂,工作時總是穿著長袖長褲,就怕皮屑掉落,飽受異樣眼光,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在醫界中,腦瘤切除被喻為最棘手的手術,如果稍有失準,就可能破壞神經系統,造成癱瘓。台北榮總腦神經研究團隊近幾年成立術中神經監測小組,利用術中GPS導航,讓開腦手術更安全,大大減少手術無法預期的神經系統傷害,以及併發症及死亡率。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一般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俊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老年人最怕跌倒,一跌就容易骨折,造成失能或死亡。國內一項研究發現,預防跌倒最有效方法是運動,具有平衡等優點的太極拳預防跌倒效果最好,上了年紀的人最好可以學習太極拳。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教授林茂榮出席「102年度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醫學學術研討會」時發...

閱讀詳情 »

如果想要讓身體更健康,那麼你的新陳代謝作用都必須維持正常,尤其若是想要讓減肥計畫收效快速,提高新陳代謝更是你首要之務!以下九種食物就將提升身體的代謝功能,最好盡可能的多多攝取! 1.蔬菜不僅低熱量,有飽足感,同時還可以多幫忙燃燒20%的熱量,其中綠葉蔬菜更是對身體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因為它們需要多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