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腹痛當心消化性潰瘍上身! 醫提「7大日常禁忌」

天冷腹痛當心消化性潰瘍上身! 醫提「7大日常禁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不少疾病的好發度跟季節變化有相關,消化性潰瘍就是其中一種。因天氣寒冷壓力刺激交感神經,易導致胃蠕動變慢,加上民眾喜歡在天氣冷暴飲暴食,享用不易消化與刺激性的食物增加胃的負擔;另外,醫師也提醒,服用「通血路」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甚至因肺病或風濕免疫問題使用的類固醇藥物或是非類固醇的消炎藥更是消化性潰瘍的高危險群,需特別注意。

消化性潰瘍上腹痛最常見 服用制酸劑可緩解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安指出,消化性潰瘍典型的表現是上腹痛,痛的方式跟潰瘍的位置不同有關。一般來說,胃潰瘍常見進食後出現「飽脹痛」,痛約一至兩個小時後緩解;十二指腸潰瘍的痛常表現空腹時的「飢餓痛」,常發生在夜晚、清晨之際。其他症狀還有噁心、嘔吐、上腹或胸口灼熱感、脹氣或打嗝等,通常消化性潰瘍在服用制酸劑可以緩解症狀。

除此之外,若情況嚴重者也有可能導致消化道出血,會有吐咖啡色液體或是鮮血、解黑便或血便、臉色蒼白、心跳加速、血壓低、甚至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避免暴飲暴食 服用藥物應多加留意

氣變冷、溫度降低易造成消化性潰瘍外,壓力大情緒緊繃也易導致消化性潰瘍機率,甚至許多民眾食用完火鍋、麻辣鍋、薑母鴨、燒酒雞等引起消化性潰瘍發作,如何「護胃」成為冬天不可忽視的一環,陳建安主治醫師建議,日常飲食應避免暴飲暴食,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甚至類固醇藥物更要注意,如有症狀應立即就醫積極治療,以免危及生命。

預防消化性潰瘍 7大注意事項

1.飲食習慣:宜定時適量,細嚼慢嚥,切勿暴飲暴食、狼吞虎嚥。

2.飲食選擇:以好消化為原則,不要吃太甜、太油、纖維素太高的食物。

3.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香辛料、辣椒等,含咖啡因多的飲品(咖啡、濃茶)要少喝。

4.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盡量避免煎、炸、烤的料理方式。

5.生活習慣:不抽菸、不喝酒,維持作息正常,避免過高的壓力。天冷要保暖。

6.遵從醫囑: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

7.警示症狀:吐咖啡色液體或是鮮血,解黑便,臉色蒼白,心跳加速,血壓低,腹痛加劇應儘速就醫。

【延伸閱讀】

老後的尊嚴(一)20萬網友朝聖「不老電競」讓長者在圓夢舞台發光發熱

身體痠痛用熱敷墊、電熱毯緩解? 當心用錯會受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由鴻海永齡、台積電、慈濟三方合贈輝瑞BNT疫苗,今(14)日清晨5時42分再到貨82.7萬劑,估計檢驗封緘7天能完成,可望提供全國未接種新冠疫苗或未來接種第2劑民眾施打。 昨(13)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臉書發文表示,輝瑞BNT疫苗到貨比原訂時程更快更多,進度超前後,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現代人平常過於依賴電腦、手機,誘發手部疼痛的情況時有所聞,防疫期間,宅在家的時間變多,不論下廚、清潔打掃、照顧小孩,還得一邊工作,無形中更誘發了身體各部位的疼痛。復健科醫師表示,近來臨床上常見有肌腱炎、媽媽手、手部的關節炎、腕隧道症候群,尤其網球肘的病例也增多,另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一般健走時,只會動到下半身,效果有限,現今在北歐國家,流行使用「健走杖」,可幫助動到全身肌肉、達到全身鍛鍊的效果,物理治療師楊子欣表示,「平常走路不太會動到手部,但有健走杖可鍛鍊到三頭肌,也就是蝴蝶袖,還可以改善駝背、抬頭挺胸,並增加心肺耐力,透過健走杖讓健走變成『全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2歲婦女與丈夫從事性行為時常有不適與疼痛感,平時伴隨有頻尿且偶爾下體會散發出難聞異味,因而與丈夫發生摩擦、導致婚姻不順遂,於西醫婦產科內診時,檢查陰道中竟有一顆兩公分肌瘤從子宮頸跑出來,婦產科醫師建議開刀切除。她害怕開刀轉往中醫診所就診,經過下腹部針上艾灸與電針相互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