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 心血管疾病患者嚴防發作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氣溫將下探10度,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尤其要注意!醫師指出,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間接引發心房顫動,甚致發生心肌梗塞及中風,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保暖,外出時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都不可少,並定期量測血壓,按時服用藥物。

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101年共有4萬2449人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而死亡,占總死亡人數27.6%,每4人中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民眾常以為「平常偶有心悸,很輕微沒有問題」、「胸悶,休息一下就好」,其實「輕微胸悶」是最危險的心臟病警訊。據統計,半數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1個月內都有不同程度的胸部悶痛。

王宗道指出,心絞痛主要徵兆為「胸悶」,範圍約半個手掌,位置在胃到下巴、右肩到左肩,甚至到左手肘;心律不整的徵兆為容易喘、耐力變差,若為心房顫動,中風機率高達一般人的5倍;心血管過於狹窄的患者則在季節轉換、運動過後,會出現喘不過氣、心悸、持續幾分鐘以上的噁心和冒冷汗,都是心臟病的徵兆及警訊。

另外,天氣寒冷,許多民眾喜歡外出泡湯,國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陳姿伶建議,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泡湯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溫度也不可超過40度,且千萬不要一下泡冷水,一下泡熱水,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陳姿伶也提醒,剛喝過酒,或吃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後,會讓心跳加速,馬上泡湯,心臟會負荷不了,恐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最好休息2小時再進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328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北部1名從事漁業的20多歲男性外籍移工,近期無出國史,平時均在漁船生活,8月3日出現嘔吐、腹瀉、倦怠無力情形,因症狀未改善,於8月5日2度就醫後住院,由醫院通報出現肝、腎功能異常,經檢驗確診。個案目前已出院,相關接觸者也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針...

閱讀詳情 »

日前1項新的研究顯示,失智症的照顧者,每周少了3.5小時的睡眠,可能會對健康有害。平均而言,家庭成員每周約利用22小時照顧有阿茲海默症的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研究人員將失智症照護工作與無酬的兼職工作相比之下,壓力比任何工作都要大,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為了進一步了解對睡眠的影...

閱讀詳情 »

30歲蔡小姐時常感覺睡醒後容易無力、肌肉痠痛,日前早上起床更是全身癱軟、無法下床,形容「簡直就跟鬼壓床一樣」,嚇得家人緊急將她送往急診,抽血檢查發現為低血鉀所致,經緊急施打鉀離子數小時後,四肢肌肉力量恢復,但進一步檢查發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經服藥控制後低血鉀不再復發。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飲用水塑膠危機,世界衛生組織查無有害證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全球飲用水的塑膠微粒數量不斷上升,但根據有限研究,較大(直徑>150mm)的微粒不會被人體吸收,而較小的微粒雖可能卡在腸胃道,卻不至於有危害。然而,奈米級(直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