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啊!月經來妹妹會癢時,絕不能撓,燙,搓!否則後果很嚴重....!90%的女生都不知道應該這樣做!

天啊!月經來妹妹會癢時,絕不能撓,燙,搓!否則後果很嚴重....!90 的女生都不知道應該這樣做!

發現,平時很少出現陰部瘙癢,到了月經期反而會出現難忍的瘙癢感,經常想忍不住去抓撓。專家指出,這可能與月經期細菌容易繁衍,且私處透氣性不足有關。那麼,經期私處瘙癢應該怎麼辦呢?

為什麼經期容易陰部瘙癢?陰部潮濕悶熱的環境會使細菌快速繁殖,月經期私處分泌物多,多處於潮濕狀態,如果選用的衛生巾厚實,又不常更換,不透氣的環境,加上生理期抵抗力相對低下,細菌得以迅速繁殖,並引起局部炎症或外陰瘙癢。如果此時,女性忍不住抓撓,或者用力擦拭陰部,用肥皂用力清洗,用熱水燙洗,不僅不能除病根,還會使症狀惡化,瘙癢益重。

對付月經期間外陰瘙癢最好的辦法不是撓,不是燙,不是搓,而是保持身體清潔、乾燥,比如使用乾爽網面、透氣性好的衛生巾,常清洗外陰,避免瘙癢肆虐、細菌滋生。衛生巾也要注意選用乾淨的,並且注意常更換,換之前注意洗手。

為了避免透氣不良,月經期間還應該避免穿緊身衣褲,私處捂得太嚴,體味不容易散發,長久聚積,尷尬的味道會越來越大,且長時間的密閉狀態還容易造成外陰瘙癢。

需要提醒的是,瘙癢發生時,一切粗暴的行為都應該被禁止,如使勁搔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溫水清洗局部,換掉污垢的衛生巾,穿上純棉透氣的內衣褲,努力做到清潔乾燥。且經期要注意避免喝酒或者食用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瘙癢不見減輕,還伴有其他症狀,感覺不正常時,應考慮是內在疾病引起,這時應速去婦科就診。

女性在月經期間,身體素質下降,同時也為婦科疾病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此時女性朋友若是出現私處瘙癢的情況千萬能忽視,以免給婦科疾病留下殘喘的機會。經期私處瘙癢是不是得婦科病了?

 

1、月經期間陰部瘙癢,考慮可能為陰道炎、過敏、濕疹等原因引起。

 

2、外陰瘙癢常發生在陰道內、大陰唇外側、陰阜、陰蒂和小陰唇、會陰有癢的感覺,並可擴散到肛門附近。是侷限性瘙癢症的一種。往往奇癢難忍,常以夜間為甚。常在月經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後加重。

 

3、陰瘙癢常表現為陣發性,也有一些為持續性,常在夜間加重,劇癢時坐臥不安,長期瘙癢會引起潰破、紅腫或繼發感染。因長期搔抓,局部可浸潤、肥厚及色素沉著。根據臨床上只有繼發性皮損而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診斷容易。

 

為什麼經期會出現私處瘙癢的症狀?

1、外界刺激。有時避孕藥亦可引起瘙癢。內褲太緊、內褲摩擦、月經帶的刺激亦可引起瘙癢。由於不重視外陰的衛生,陰道分泌刺激物、外陰分泌物、汗液等刺激,潮濕、浸漬、化纖內褲、不合格的月經帶、毛糙的衛生紙的刺激,外陰及陰道內用藥引起過敏、以及經常用肥皂洗外陰等均可導致外陰瘙癢。外陰瘙癢常伴有肛門瘙癢,後者與外痔、長期大小便失禁、肛瘻、肛裂、肛門排泄物及糞便殘跡的刺激有關。 

2、外陰局部疾病。外陰局部疾病有淋病、非淋病性尿道炎、黴菌性或滴蟲性陰道炎、疥瘡、陰蝨、癬、萎縮性角化苔癬、粘膜白斑病、蟯蟲病、接觸性皮炎、子宮頸炎等。女性兒童肛門瘙癢常由蟯蟲引起,往往夜間加重。此外,肛門瘙癢常波及外陰引起瘙癢,大汗腺癢疹、汗腺毛囊角化病也可引起外陰嚴重瘙癢。

3、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糖尿病、貧血、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症、皮膚病、肝膽疾病(如黃疸)、腎臟疾病、淋巴瘤等。除全身瘙癢外,常伴有外陰瘙癢。據統計,500例糖尿病病患者中3.4%有侷限性瘙癢,以女陰瘙癢為主。

4、精神因素。如憂慮、憂鬱、緊張、煩燥時常自覺外陰瘙癢,越抓越癢。

5、飲食因素。食物中缺乏鐵、核黃素、微生素A、微生素E、脂肪等,使外陰皮膚乾燥、脫屑、瘙癢。

6、特發性外陰瘙癢症:原因不明,與情緒干擾或某些輕微刺激有關。

經期私處瘙癢要怎麼辦?

 

1、建議你跟換衛生棉,平時注意經期衛生,可用溫開水清晰局部外陰。

 

2、注意治療原發病,保持外陰清潔、乾燥,不用肥皂洗得過勤。禁搔抓,忌酒及刺激性食物。切忌瘙抓、摩擦、熱水燙洗。

 

3、在發現外陰瘙癢後,特別要注意對外陰、衣物和生活潔具、床上用品的消毒。可以用潔爾陰之類的衛生潔劑稀釋後浸泡、搽拭。

 

4、如果症狀任沒有緩解消失,可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對症治療。但請不要擅自用藥,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延誤病情。

 

患有這種病症的姑娘,大多數羞於求醫,往往得不到及時治療,日久變成頑固性騷癢,以致影響心理健康,嚴重時會影響學習、工作。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美麗、健康可以同時擁有!國內首創醫美集團結合健檢診所,攜手推出「一站式醫美健管服務」,由50位醫師、營養師量身打造客製化醫療服務,提供民眾全方位的健康管理,由內而外找回美麗、健康。台灣醫療水準亞洲第一 醫美集團執行長薛博仁指出,台灣醫療水準亞洲第一、全世界第三,全球前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卵巢癌治療以手術、化療為主,當患者接受化療時,不是所有人都對化學藥物有反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部長劉偉民指出,卵巢癌患者當中,每5人就有1人對化療藥物沒反應、所以預後較差,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選擇用的化療藥物「亂槍打鳥」所導致。卵巢癌治療 以手術、化療佔大宗根據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永齡健康基金會宣布,未來十年將免費提供國人乳癌、血癌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作為臨床研究計畫之用,期望了解癌症成因、找尋突破治方案。醫師表示,國人的乳癌基因與西方人不同,分析基因有助找出抗癌新方法。7大醫學中心 率先提供基因檢測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發起「永齡華人抗癌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平面媒體報導,有民眾為舒緩眼睛疲勞,採用針灸療法,結果造成視網膜破洞,視力從1.0降到0.1,引起不少人對針灸產生恐慌!對此,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強調,針灸是安全、有效且副作用低的醫療方式,若穿刺視網膜,患者當下就會感到劇痛,呼籲民眾不要以訛傳訛。 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