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天用熱水泡腳,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看完嚇壞了!

天天用熱水泡腳,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看完嚇壞了!
身體這樣時千萬不能泡腳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泡腳時,避免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因為沐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嬰幼兒沒必要泡腳

小孩是「純陽之體」,本身就容易發熱,愛上火。如果再用較熱的水泡腳、發汗,會熱上加熱。特別是嬰幼兒,對溫度的感覺和大人不一樣,大人覺得水溫稍熱,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很燙了。但他們又不太會表達,所以很容易燙傷柔嫩的皮膚。從這個角度說,也不建議用熱水泡腳。每天用溫水把小腳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3、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溫

糖尿病患者應特別留意水溫的高低,因為這類患者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覺不到,容易被燙傷,從而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4、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易泡腳。

 

5、老人泡腳不要泡太久

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所以,老人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6、特殊人群泡腳時間長致暈厥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因為用熱水泡腳或泡溫泉後,會導致人體血管擴張,全身血液會由重要臟器流向體表,這必將導致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對於有心臟病、低血壓的人群來說,就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危險。

 

養生:熱水泡腳賽吃人參

 

民間有個說法:熱水泡腳,賽吃人參,富人吃補藥,窮人就泡腳。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

 

最佳泡腳時間段是晚上9點。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達到最好的養腎效果,而且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身體健康的人泡腳、泡溫泉都沒問題,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壓、經常頭暈的人,都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溫泉。

 

天冷了,還可以抽空做做暖腳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凍傷。一起動起來吧。

 

1取坐姿,兩腿向前伸直,雙手放在臀部兩側的地面上,自然呼吸。兩臂伸直,上身向後傾。兩腳保持伸直狀態,將十個腳趾向前和向後扭動,重複練習10次。

 

2兩臂伸直,上身向後傾。以踝關節為支點,儘量向前、後方向扭動兩腳,至少練習10次。

 

3將兩腳同時旋轉;首先是兩腳沿順時針方向;然後是兩腳沿逆時針方向;接著是左腳沿順時針方向、右腳沿逆時針方向;最後是右腳沿順時針、左腳沿逆時針方向。每種各做10次。

文章轉載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c3NTQ2MA==&mid=401856145&idx=1&sn=8bcad9d9a930288deb3f59e862cb07be&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關推薦

新型毒品: 看到這三種包裝請報警! 據九江晨報,昨天, 江西九江警方在一家酒店查獲60多包偽裝成橙汁跳跳糖的新型毒品。 這種毒品遇水即溶, 即沖即飲, 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發生變化, 甚至香味都相似。警方當場抓獲毒販一名, 91年出生, 每月零花錢兩三萬元。 小夥伴們在外玩要警惕! 據毒販交代...

閱讀詳情 »

生命是寶貴的, 同時也是十分脆弱的。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時間只有那麼短短的幾十年, 因此, 每個人都在尋找一種健康的、 使人長壽的生活方式。 現在, 這裡介紹的19種健康妙招看起來奇怪, 卻保證讓你能夠獲得快樂生活。 一起走上健康幸福之路吧! ▼ 1. 當你跑步時,跟著你的腳步有節奏的的呼吸...

閱讀詳情 »

過去大家一定聽過一個消息,就是使用鋁鍋可能會得到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傳言。但是,到現在醫學還沒有辦法肯定這種說法,新聞報導也不盡然能全然相信。鋁鍋價格便宜,因為它容易塑型,相對它也就比較容易氧化、壞得快,但優點是加熱速度快。由於鋁鍋不容易保養,加上它不耐高溫,所以鋁鍋不適合拿來作為油炸食物。另外...

閱讀詳情 »

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有一段辛酸的往事,知名華裔女紋身師傅「Kinki Ryusaki"也不例外。當年,她因家境貧困,父親又患上腎病,被迫在13歲輟學出外打工,每月僅賺取500令吉收入以維持家計,沒錢時,她只好吃番石榴充饑。直至16歲,她拜紋身師傅學藝後,兩年來天天在無數塊豬皮上學刺青,總算憑著過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