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旋地轉頭暈眩 恐因心血管疾病引起

天旋地轉頭暈眩 恐因心血管疾病引起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頭暈的原因眾多,小至貧血、偏頭痛性眩暈,嚴重則可能是中風、腫瘤,先認識頭暈類型,才能對症下藥!75歲的林黃阿嬤常頭暈到感覺天旋地轉,不時送急診。林黃阿嬤有高血壓病史及先天性心律不整,高血壓會因為氣溫變化,造成不正常血管收縮,而心臟忽快忽慢、不正常跳動,心律不整,出現頭暈、心悸症狀,排除重大疾病後,診斷為週邊性頭暈。

25歲後血管開始粥狀性變化 易致供血不良

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景旭表示,人過25歲後,血管開始出現粥狀性變化,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容易造成供血不良。幾乎每天都會遇到因頭暈緊急送醫的患者,一般會先以症狀來判斷。

頭暈細分為2種症狀,(1)眩暈會出現天旋地轉、感到噁心想吐;(2)頭暈則會覺得頭重腳輕,有時會眼前一片黑,感到不平衡。此外,最重要的是急診醫師了解頭暈症狀後,再來分辨患者是周邊性或中樞性的頭暈類型。

伴隨手腳無力、說化不清 可能是中樞性頭暈

楊景旭說明,大多數的頭暈疾病屬於周邊性頭暈,主要受到末梢血液循環、內耳不平衡影響,有時也會合併出現耳鳴、噁心、嘔吐等問題。如果最近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也會引起內耳前庭系統發炎,出現暈眩情形。

若是中樞性頭暈,臨床會伴隨其他症狀,像一手一腳無力、說話不清楚、頭痛、步態不穩,這時必須緊急就醫檢查,判斷是否為心臟疾病導致。這類型頭暈不會自行緩解,還可能會造成緊急危險,如腦中風、血管病變、腦瘤等等。

三高、菸酒、肥胖 都是中風的高危險因子

楊景旭醫師建議,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喝酒、肥胖、心血管疾病、年紀大於55歲,都是中風的高風險因子。如果出現頭暈症狀,恐怕屬於中樞性暈眩。若沒有即時送至急診救治,看似輕微頭暈、暈眩可能潛藏大危機,不可不慎!(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男性朋友別小看飲食對生育力的影響!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與及校內相關公衛學者,於2001年到2010年所進行的台灣北部男性的精液品質研究,在收集7187人26歲到57歲男性精液下發現,男性精液品質有明顯劣化的趨勢!究竟男人想要鞏固好精蟲品質該怎麼做?讓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想要「做人」成功...

閱讀詳情 »

耳鳴不是病,年輕人若輕忽,小心隱藏腦瘤風險。根據本土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年輕族群若長期耳鳴,容易增加未來罹患腦瘤的機會。醫師提醒,耳鳴不一定是老化的代表,若年輕族群患有長期耳鳴,就要小心可能是腦瘤的早期徵兆,千萬不可忽視。 黃俊豪醫師(圖中)強調,年輕族群,若長期耳鳴,容易增加未來腦瘤的機會。(圖片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上班已經夠累了!回到家,幫孩子洗澡也就罷了,你還叫我做東做西!」哲明怒氣沖天的說著。「我正在餵奶,只是需要你幫忙去拿條毛巾而已!」阿茹不甘示弱地答道。上述熟悉的場景和對白,自孩子出生後,每天都在阿茹、哲明家上演好多遍,哲明白天上班,阿茹一個人帶孩子還要做家務已經夠累了,哲...

閱讀詳情 »

偏頭痛是門診常見的病灶,據統計,國內約有150萬人飽受困擾。醫師指出,熬夜、壓力、肥胖及菸酒,都可能是誘發因素,目前臨床上,除了消炎止痛藥物控制外,還有注射肉毒桿菌素可供作為「預防性治療用藥」的選擇。 楊鈞百醫師(左)指出,雖然慢性偏頭痛沒有及時致命的危險,但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圖片提供/光田綜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