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一冷就痛經 桂圓食療改善子宮寒冷

天氣一冷就痛經 桂圓食療改善子宮寒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女生本身就屬陰,相對於男生是比較怕冷的,所以多數女性為寒性體質。此類體質四肢容易冰冷,當氣候轉涼時會特別敏感,臉色常常表現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賴睿昕中醫師表示,遺傳是重要因素,體質偏寒的父母,子女多半亦為偏寒體質,這類先天「冷底」的人,即使和別人處於相同的條件下,也比較容易出現寒性體質的特徵。部分的寒性體質是由後天因素造成,引發的因素包括:常處於寒冷的環境下、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因而影響身體氣血循環,使得陽消陰長。

子宮超怕冷 宮寒影響經期、不孕

子宮是女性體內最怕冷的器官,賴睿昕中醫師指出,中醫「宮體」的範疇比西醫子宮定義的範圍更大,包括子宮、卵巢、尿道等多種器官。中醫理論認為,婦女陽氣不足,無法溫煦子宮,使得寒氣聚集,因而導致「宮寒」。宮寒的常見臨床症狀,包括月經失調、痛經、白帶清稀量多、臉上的黃褐斑點、經期延遲,還有性慾低落等問題,嚴重時甚至會造成不孕,或是即使是懷孕了,也可能有胎兒發育遲緩的問題。

燒烤、油炸食物無法暖宮 喉嚨乾澀恐為上熱下寒體質

擺脫宮寒,可從日常飲食做起,賴睿昕中醫師建議適量攝取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紅棗、花生,此類高能量食物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不過在補充暖身食物時,應留意身體的反應,當感覺喉嚨變得乾澀甚至有刺痛感時,代表妳已經變成「上熱下寒」的體質了。

許多女性朋友常常會想多吃些溫暖的食物,以改善手腳冰冷的生理現象,這是很正確的觀念。不過在此必須先澄清一個觀念,溫暖的食物不等於燥熱的食物,燒烤、辛辣、油炸等燥熱食物,不但無法中和身體的寒冷,改善手腳冰冷的毛病,反而會加重上半身燥熱的問題,最終演變成「上半身熱,下半身寒」,即所謂「上熱下寒」的體質。

桂圓性溫味甘 經前喝最適合

改善寒性體質,必須從多方面進行。建議可以求助專業中醫,運用中藥把「上熱」與「下寒」的失衡問題中和起來,臨床上常用兩個方劑來做為組合,例如清心蓮子飲配少腹逐瘀湯,小柴胡湯配溫經湯,桑菊飲配桂附地黃丸來中和患者上熱下寒的體質。而多喝薑茶、桂圓紅棗茶對於虛寒體質的人效果很好,但是對於上熱下寒型的就要適量,不可以喝太多,通常在月經前1-2天喝是最合適的,當舌頭伸出來不紅,不會口乾舌燥,平時也不會便秘的女性,桂圓就是很好的調理聖品。

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可用於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症,治療病後體弱或腦力衰退,女性在產後調補也很適宜。特別對於勞心之人,耗傷心脾氣血,更為有效。

當歸枸杞桂圓雞湯

材料:土雞切塊半隻、當歸2錢、枸杞子2錢、桂圓1錢、老薑3片、米酒50cc

作法:

1 備妥材料,雞肉洗淨, 中藥材皆需用清水沖過。 

2 雞肉放入可淹過所有雞肉的冷水鍋中,加入3片薑,用大火煮至滾,撈起雞肉洗去表面雜質。 

3 倒入可蓋過雞肉的清水及米酒50cc和當歸 枸杞的湯鍋中,開大火煮滾後,再轉成小火煮約40分鐘,即可盛碗上桌囉!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老年人氣血虛弱,或是女性產後體虛無力、久不復原,或是營養不良引起貧血,宮寒婦女皆可食用。

【延伸閱讀】

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 醫師解答巴金森病五大問

不小心「十指交扣」怕失禮 6大原則保養雙手隨時備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55歲的「換心人」張清江,年輕時工作忙碌、放肆玩樂,不但沒時間照顧家人,身體也陸續出現心律不整、中風等疾病纏身,4年前,因為末期心臟衰竭接受心臟移植;如今,重獲新生的他,一改玩樂惡習,也回家盡孝道,並開始加入醫療服務志工行列,更在每年的台北慈濟醫院「簽署器官捐贈周」活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擦防曬乳是一般人最常使用的防曬方式,您可曾先試用,還是直接往臉上擦呢?日前一名女大生,新買了一瓶防曬乳,使用後,全臉紅疹、發癢受不了,只好到醫院求診,檢查發現,原來是接觸性皮膚炎。醫師強調,任何塗抹於臉部的產品,最好先索取試用品,並塗在手臂內側的皮膚做測試,以免皮膚過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87歲的林奶奶,近一年來走路越來越緩慢、不穩,且時常跌倒,記憶力也大幅減退,甚至出現小便失禁的情形,原以為是年紀大了理所當然,但久而久之,林奶奶開始不願與人溝通,原本一家和樂融融的氣氛也逐漸消失;直到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林奶奶罹患了水腦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民眾面對親人臨終前是否選擇急救或安寧緩和醫療,常倍感天人交戰,難以抉擇。為此,健康保險署自101年12月起新增「緩和醫療家庭諮詢費」納入健保給付,諮詢參與人員包括:主治醫療團隊、病患或病患家屬,以鼓勵醫院積極推動臨終安寧緩和醫療,減少死亡前之不當醫療使用。安寧緩和醫療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