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氣型態轉變「晝熱夜涼」了! 中醫師教你養身挑食避免秋燥傷身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節氣進入「處暑」,中醫師建議,雖然已經秋天,但處暑的天氣逐漸轉變成為「晝熱夜涼」型態,還是要留意白天時秋老虎帶來的暑氣高溫,至於如何幫助身體應對夏、秋兩大季節的良好轉換,中醫認為,此時應要增潤抗燥、清熱益氣,包括蓮子、香蕉、菊花、蜂蜜、黃瓜、白蘿蔔、蘋果、紅棗等食材都很適宜。

根據古書記載「處暑後,天氣猶暄」,處暑雖然代表夏天將結束,但處暑後的18天裡仍是一段「晝炎熱、夜驟涼」的日子,容易降雨前溫度極高,但大雨過後又猛然降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方志男表示,這一段期間民眾要多注意室內冷氣溫度設定勿太低溫,應隨天氣變化來作調整,才能對身體健康有益;否則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冷熱型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秋燥癥」。

中醫認為,此時除了為自己做好水份的補充以外,飲食上也要做到減低辛辣度或少碰油炸燒烤食物,搶先一步做到避開「秋燥」的擴大影響,而食養方面,建議應多多增潤疏熱。也不要忘記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

方志男建議,食養部分,餐餐可以好好食用米麵為主食,能補氣;也可多吃酸味食物如枸杞,酸主收斂;喝些黑木耳露,能滋陰生津潤燥;玉米鬚茶則性平,可以入肝腎並消渴。

此外,方志男說,好眠之物則有銀耳、蓮子、香蕉、黃豆、菊花、波菜等;增潤之物則有枸杞、蜂蜜、黃瓜、白蘿蔔、蘋果、紅棗等食材,不妨在生活中多多食用天然食材滋潤一下身心得益;但中醫師也提醒,銀髮族、兒童、傷寒感冒、孕婦、過敏體質、寒性體質或脾胃較虛弱、身體敏感的人,食飲菊花還要留心不要過量。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資料提供:永齡鮮生&夏小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新加坡頂級瑜珈健身集團TRUE YOGA FITNESS全真瑜珈健身深耕台灣市場十餘年,於今(3/17)盛大舉辦代言人暨全台巡迴課程發佈記者會,現場二位有感分享因運動而改變生命旅程的真英雄故事外,TRUE集團執行董事史奎謙,更攜手代言人宣布全台巡迴課程即日啟動,期望真英雄精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自購的11.7萬劑AZ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傍晚宣布最快下周一可以配送開打。但我國透過COVAX平台買的476萬劑疫苗,第一波20萬劑AZ疫苗卻始終只聞樓梯響,遲遲未到,陳時中也無奈的首度透露,催貨過程最常被回一句話「你們疫情又不嚴重、...

閱讀詳情 »

▲衛福部陳時中換上象徵台灣帛琉友好的雙國旗口罩。(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人可以出國玩了!台灣、帛琉之間的「旅遊泡泡」正式成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宣布,自3月17日開放雙方旅遊團,但須符合團進團出、與當地住民區隔等5大原則;另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即日起開放台灣與帛琉之間的「旅遊泡泡」,航班將由華航負責,只開放團客不開放自由行,首發團將在4月1日出發,預計將有5天4夜、4天3夜兩種行程,交通部強調價格會「符合市場機制」、「合理的價錢」;而帛琉總統也將於3月28日專程包機來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