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氣型態轉變「晝熱夜涼」了! 中醫師教你養身挑食避免秋燥傷身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節氣進入「處暑」,中醫師建議,雖然已經秋天,但處暑的天氣逐漸轉變成為「晝熱夜涼」型態,還是要留意白天時秋老虎帶來的暑氣高溫,至於如何幫助身體應對夏、秋兩大季節的良好轉換,中醫認為,此時應要增潤抗燥、清熱益氣,包括蓮子、香蕉、菊花、蜂蜜、黃瓜、白蘿蔔、蘋果、紅棗等食材都很適宜。

根據古書記載「處暑後,天氣猶暄」,處暑雖然代表夏天將結束,但處暑後的18天裡仍是一段「晝炎熱、夜驟涼」的日子,容易降雨前溫度極高,但大雨過後又猛然降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方志男表示,這一段期間民眾要多注意室內冷氣溫度設定勿太低溫,應隨天氣變化來作調整,才能對身體健康有益;否則室內外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易引發冷熱型感冒,而過敏性鼻炎、咳嗽及哮喘者也易發作,身體體質偏燥熱的人,容易肌膚、鼻腔、口舌乾燥、便祕等「秋燥癥」。

中醫認為,此時除了為自己做好水份的補充以外,飲食上也要做到減低辛辣度或少碰油炸燒烤食物,搶先一步做到避開「秋燥」的擴大影響,而食養方面,建議應多多增潤疏熱。也不要忘記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作息。

方志男建議,食養部分,餐餐可以好好食用米麵為主食,能補氣;也可多吃酸味食物如枸杞,酸主收斂;喝些黑木耳露,能滋陰生津潤燥;玉米鬚茶則性平,可以入肝腎並消渴。

此外,方志男說,好眠之物則有銀耳、蓮子、香蕉、黃豆、菊花、波菜等;增潤之物則有枸杞、蜂蜜、黃瓜、白蘿蔔、蘋果、紅棗等食材,不妨在生活中多多食用天然食材滋潤一下身心得益;但中醫師也提醒,銀髮族、兒童、傷寒感冒、孕婦、過敏體質、寒性體質或脾胃較虛弱、身體敏感的人,食飲菊花還要留心不要過量。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資料提供:永齡鮮生&夏小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一位學生因為持續佩戴隱形眼鏡長達六個月而致盲,原因是眼球被微生物破壞吃掉了。 一種微小的單細胞變形蟲奪去了台灣大學生Lian Kao的視力只因為她沒有按時取出隱形眼鏡進行清洗。根據醫生髮布的警告表示,這是一個年輕人在重壓之下沒有騰出時間清洗隱形眼鏡的特殊案例。 除了定期清洗外,在游泳和洗澡時人們也應...

閱讀詳情 »

Stella Young是澳洲的喜劇演員和記者,並擔任澳洲廣播公司線上雜誌《Ramp Up》的編輯。Stella出生時即罹患成骨不全症,變成無法抵擋任何身體碰撞的「玻璃娃娃」,然而,她依然過著和一般小孩一樣平凡的生活,每天上學、和朋友出去玩甚至是和妹妹吵架。     自私的憐憫...

閱讀詳情 »

我張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裡的病床上,手上插著一些針管與點滴,床前圍著幾個人。 「咦?這裡是哪裡?我怎麼會在這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看著這片不知所以然的場景,我心裡開始這樣想。 這些站在我床前的人,他們用一種很熱切的眼神看著我,但是……他們到底是誰啊?而我又在這裡做什...

閱讀詳情 »

美國一名原以為痊癒的愛滋寶寶,曾被視為是全球首例「功能性治癒」的愛滋病患者,但最近傳來不幸消息,在停藥近兩年多後,她的體內再度檢測出愛滋病病毒,這對於長期與愛滋病抗戰的醫學界來說,不啻是一大挫折。 這名小女孩被暱稱為「密西西比寶寶」,她在 2010 年出生時經由母體垂直感染 HIV 病毒。她出生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