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天氣轉涼溫差大 防病養生6大招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身體會因為天氣驟變,產生莫名的不舒服。日本佐藤淳醫師經過多年研究,將因天氣變化引起的毛病為「天氣痛」。因為天氣變化形成的症狀,常是氣溫、氣壓、濕度三大因素所形成,當三者之一發生劇烈變化,就容易引發各種病痛。

1.低溫易有天氣病  注意保暖降低身體疼痛

氣溫下降後,不少人會覺得身體疼痛、過敏症狀、心血管卡卡狀況明顯加劇,這是自律神經受到壓力所造成(註1)。人體調整體溫的工作是由自律神經主導,自律神經包含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自律神經反應壓力後刺激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使身心緊張而作用的神經,所以當交感神經被活化時,疼痛不適感就會增強,就會引發疼痛及不舒適症狀。人體碰到氣溫變化時,會刺激內耳氣壓調節器,此時自律神經中樞會同步反應,過度刺激交感神經的結果,就會讓身體感受到種種的難受。為了避免身體受到外在氣象變化影響,一定要做好居家護理,提高身體適應力,不要再為天氣病煩惱。

2.在家控好溫濕度  恆定室溫有助健康

恆定的室溫對健康具有深重意義,20℃左右室溫讓人舒服(註2),有利身體不急不徐散發多餘的熱量,也容易入睡,如果室溫超過25℃,人體會從外界吸收到熱量,出現燥熱不舒適的感覺,若低於8℃時,又會覺得氣溫不太低,身體不舒服。老人、小孩適合待在室內濕度介於45%~50%空間,太低,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例如:踍喘

天氣轉涼溫差大 防病養生6大招

3.正確適當運動  多健走常做伸展操

緩解天氣轉變帶來的疼痛或莫名不適感,得靠提升自律神經能力,從事緩慢與持續運動的做法最好。快走、游泳都是運動首選,只要比平常走路步伐再快一點的健走,即可讓全身血液循環順暢,身體熱身後,自律神經會趨於正常,又有鍛鍊肌肉效果。瑜伽也有不錯的效果,國際瑜伽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Yoga)2007年發表瑜伽改善自主神經失調研究(註3),一名年輕女性自律神經失調後接受瑜伽伸展、冥想等運動,經過六週時間後,減緩了自律神經失調問題。

4.熱敷藥浴泡溫泉  有助緩解病痛

溫和熱敷、泡溫泉有助於有效緩解疼痛症狀,中藥更有用於疏通經絡的藥浴,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促進新陳代謝,有助疏通經絡、去風濕。根據北醫附院調查,約有三分之二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包括:退化性脊椎關節炎、肌肉筋膜痛、纖維肌痛症、風濕性關節炎、肌腱炎等疾病,讓人越冷痛得越厲害,其中又以退化性脊椎關節炎居多,’常泡溫泉有助血液循環,緩解發炎疼痛(註4)。

5.按壓穴道擊退莫名難受  改善身體卡卡毛病      

按摩耳朵促進血液循環、不清楚乳突及穴道位置的人,只要把耳朵對摺也可以收到相當的功效,從耳朵的中間縱向對摺就可以按摩內關穴了,切勿用力過猛,輕輕對摺即可。接著還要建議大家按摩耳朵。另外,雙腳及腳趾頭、手掌都有不少穴位,按按雙腳、轉轉腳趾頭、搓熱手掌及暗壓手部穴位,都有改善效果。

6.聽療癒性音樂  平衡自律神經

聽療癒性的音樂,有助於活化副交感神經,使身體放鬆,達到平衡自律神經的效果。

參考資料:

1.關鍵評論             

2.大紀元

3.運動星球

4.康健

相關推薦

狗的嗅細胞是人類的 30~40 倍,可以聞到人所聞不到氣味,甚至連身體上的毛病都能聞得出來。之前 BBC 曾製作專題,講述狗聞到主人癌變後的體味,出現怪異的表情,進而讓主人警覺並就醫檢查,最後確診為癌症。最近一項研究更進一步證實,受過訓練的狗能從人類的尿液中,聞出是否有前列腺癌,準確率高達 98%...

閱讀詳情 »

男性得了性病恐怕不止要苦惱性病本身,還要加上攝護腺癌。一項跨國研究顯示,男性如果感染「陰道滴蟲」,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速度也會加快,這對目前致病因子還不明的攝護腺癌來說提供了一項線索。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義大利薩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assari)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陰道...

閱讀詳情 »

高雄市一名 60 多歲婦人日前因關節發炎開刀,醫院檢查出她受到高抗藥性的大腸桿菌感染,在治療一個多月後仍不幸死亡。事實上,對多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早已在台灣流傳多年,高雄這位婦人只是最新案例。 人類因為濫用抗生素,讓各種細菌有機會經過演化過程,產生了抵抗抗生素的能力,這代表抗生素的時代已然...

閱讀詳情 »

保色劑常見種類如硝酸鹽、亞硝酸鹽類,普遍添加於肉製品及魚肉製品中,除改善或保持食品顏色,也可抑制肉毒桿菌等的形成;但亞硝酸鹽屬於對人體不友善的化學物質,過量將破壞紅血球送氧功能、引發中毒反應。除了少吃,還能怎麼降低對健康的危害呢?亞硝酸鹽含量嚴格控管 添加了亞硝酸鹽的食物一旦與含胺類食物混吃,將形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